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提出时间?

如题所述

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是2003年,相关内容如下:

高等教育大众化是一个量与质统一的概念,量的增长指的是适龄青年高等学校入学率要达到15%─50%。

质的变化包括教育理念的改变、教育功能的扩大、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的多样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与方法、入学条件、管理方式以及高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等一系列变化。

根据美国学者马丁·特罗的研究,如果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则可以将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他认为当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时,高等教育就进入了大众化阶段。

1.简介

一般来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在15%以下时属于精英教育阶段,15%-50%为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50%以上为高等教育普及化阶段。

2002年,北京市的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6%,居全国最高水平。(注: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指当年各类高等教育在校生占18-22周岁人口的比率。)

2.传统的精英主义者

是欧洲学者的一种办学的主导方向。这种观点认为,高等教育的功能一方面是教育少数很有才能的并已在精英中学受过严格训练的学生,为从事那需要大学学位的传统职业做准备。另一方面是为少数人的学术生活和科学研究做准备。

它源于古希腊的“柏拉图学园”(Academy)和欧洲中世纪大学的学术导向及与之相应的古典、人文学科教育。

特罗教授认为,这种学术导向与办学模式虽然强调的是严格的精英标准而不是社会出身,同时也捍卫学术价值和和科学探索的价值。

但实际上,它无法做到向每一个社会阶层的学生开放,因为它有悖于民主和平等的时代精神。因此,他断言,持这种观念以及与之相应的办学模式是很难加快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速度。

3.精英主义改革者

特罗教授在梳理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多种观念中,将那些与传统扩张主义者相左的观点列为一类。持这种观念的学者较少,他们反对传统扩张主义者在不改变精英高等教育原有系统结构的情况下的任意扩张。

他们认为:这种扩张会拖垮高水平的精英教育系统。为了在不改变大学作为人类社会最高水平的智慧工作中心的前提下,使高等教育系统逐步现代化。必须减缓或暂停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为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腾出时间和空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