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孩子学不好数学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7-05-01
1、课堂不认真听课

孩子的基础知识主要来自于课堂学习,而课堂效率高不高,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课上是否认真听课,倘若上课开小差,就很容易错过某个重点知识的讲解,导致课下花费很多时间去理解。

在这里建议孩子:

(1)同一时间只做一件事,不一心二用;

(2)学习要有计划性和目标性,并围绕计划和目标展开学习任务;

(3)做作业时,放在周围的东西一定要与当时学习的内容有关,从而减少注意力的分散,比如做语文时,就不要把数学摆到能看到地方;

(4)长时间的学习容易出现思维停滞的现象,所以要学会在合适的时候切换科目或者休息片刻。除了试卷练习外,建议在家里每学一小时,休息10分钟;

(5)身体是革命的本钱,精神不好,注意力肯定不能集中,所以平时得锻炼身体,劳逸集合;

(6)通过由易到难解决问题,建立学习自信心,培养学习兴趣,让兴趣和自信引导学习,近而提高集中力;

(7)学习之前的1小时内,避免做一些让自己兴奋的事,如剧烈运动后,人的身体是亢奋的,学习集中力会很低;

(8)课前要有预习,并在听课时要有主动性,尽量在听懂的基础上做笔记,而不是一味抄笔记,否则根本就没有思考的空间,实在听不懂一定要标记出来,课下尽快找老师或者听懂了同学给自己讲讲。

需要注意的是,预习是为了上课时发现和解决问题,而有的同学却觉得自己预习了,上课就不认真听了,这是不可取的。

2、学习无规划

很多孩子在学习上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该干什么,老师和家长让做什么,自己就做什么。要知道,成绩好的学生一般计划性都很强,小到每日计划,大到学年计划都安排好了。所以,一个针对性地学习计划是很有必要的。

3、只看书,不做题

很多孩子有个误区,以为看懂了,也知道该怎么做题就完事了,可是却总是拿不了高分,其实就是因为没有动笔计算。中小学数学考试其实并不会考多少难题,很多题是在基础题加上复杂的计算演变而来,所以没有强大的计算能力,怎么可能在考试中获胜呢?

这个误区还常常出现在学生的复习当中,有同学为图“效率”,复习时觉得做数学大题费时间,有时候就简单地写一下思路,感觉这道题会做就很快跳过去了,犯了眼高手低的错误。

因此,做题是很重要的,即使很难算,也一定耐下心来算出正确答案。这个过程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计算能力,甚至还会在做题中发现一些知识点的联系,以及查漏补缺和强化训练。

4、边做题,边翻参考资料

有的孩子边做数学题,会边翻参考资料,比如做到某道题时,忘记了公式翻一下,忘记了某个步骤翻一下,虽然对着书上的知识点也把这题做出来了,但是下次再遇到很有可能还是不会,最终结果还是不会做题。

这样做数学,就和开卷考一样,考完就忘了,很可能导致长时间掌握不住这个知识点,最好的办法就是把东西记在脑子里。一来能节省时间,二来能够快速提供解题思路。

可能一开始有些知识点没记住,需要翻翻书,这也很正常,但是随着复习的深入,做数学题时就要尝试着“戒掉”参考书了,慢慢你就会发现进步不止一点点。

5、遇到问题不立马解决

有的孩子遇到问题时,常常会产生惰性,想着明天再解决,有的孩子甚至羞于请教问题而不问问题,结果越积越多,问题一箩筐。要知道一个问题就是一个知识漏洞,拖得越久,漏洞就越大,成绩自然也就不会好。因此,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发现问题要尽快解决。

6、只做题,不思考

数学是一个逻辑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思考对于数学的学习是最核心的,做题更是如此。不坚持去思考、联想、类比、总结,那只相当于背书。

很多时候,数学考核的是考对知识点的运用,能够理解这些知识点,然后解题,通过解题巩固所学知识。

因此,做题时要学会思考题中所包含的知识点的运用,题与题之间的异同、联系等。通过思考整合知识点,就会慢慢提炼出思路,以后再解这类题就会顺畅很多。每思考一次就会加深一次印象,也会逐渐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

7、打草稿,随心所欲

每个班都有不少孩子因为草稿乱七八糟,条件写错或者抄错了答案导致扣分,这就是随意打草稿的后果,而且一但出现错误也不容易检查到。

因此,平时就注意养成打草稿条例清晰的习惯,这样有助于培养自己清晰的思路,通过这个习惯的养成会慢慢提升对大型计算的信心和仔细程度,考场上才能做到快与准的统一。

8、觉得晚上做数学题效率较高

有很多人是夜猫子,喜欢熬夜,或者是晚上思维更敏捷更活跃,白天呢,夜猫子们精神状态就不佳,要么打瞌睡,要么思维凝滞。但是考试是在白天考的,所以最好把兴奋点调整到白天。

还有,用好白天的时间,提高效率,对于考试来说时间肯定是够用的。另外,这样健康作息对身体也好。

9、听课不记笔记

上课只听老师讲课,虽然在课堂上是听懂了,但是下课后容易遗忘,俗话说的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而记笔记是就是为了着重记忆那些非常重点的知识,老师一般着重讲的就是重点,所以,学会记笔记是一大好处。如果课上不记笔记,你是非常吃亏的。

10、不求甚解,死记硬背

有的孩子在学习数学时,不会去深究公式定理的来龙去脉和推理方法,直接死记硬背,其实排除极少部分必须死记硬背的公式之外,很多公式定理都可以推理,这些推理其实能够帮助理解基础知识,这一块不掌握,在运用时就不会得心应手。

因此,学习数学时要多深究公式背后的原因,尽量不去死记硬背,比如2010年四川高考就有一道解答题让考生证明公式是如何推理出来的,这道题其实非常简单,但很多考生都丢分了。

11、审题不细,急于下手

有的孩子图快,看见题目就动笔,本来多思考就能做对的题目也丢分,最后整场考试失利!

其实,这个时候同学们再读几遍题目,尤其是几何题,综合题。看清题目的已经条件,转化成自己理解的方式,同时将已知条件标注到图上,才能让做题有的放矢。

12、看完答案,就不管了

仅仅粗略地看看最后的答案,就认为自己已经学会了解决问题,这是学习过程中最严重的错误。必须能够在不看答案的情况下一步一步解决问题。因此,做完数学题和考试考完后,一定要多分析做过的题,尤其是对试卷上的错题进行分析整理。

建议家长督促孩子整理一个错题本,以下是具体怎么使用错题本的一些建议:

1、定期翻阅,自查纠错

错题记在本上不看,那只是废纸一张,经常浏览,才能变“废”为“宝”。尽量少布置机械的练习题,而增加复习整理和实践题,翻阅“错题集”就是孩子们每周末必做的功课。翻阅的过程,就是让曾经犯过的错误在大脑中再一次“否定”,从而避免再犯。考试前再次翻阅,就又一次加深印象。

2、同学互阅,借鉴防错

错题集就是以本写满经验教训的指导书,我们获得教训的方式,可以是直接经验,也可以是间接经验。在中午课间阅读时间,学生可分组互相交换阅读错题集、从别人的错误中吸取教训得到启发,孩子们在互相的学习和点评中提高自己的能力。

3、竞赛出题,提高兴趣

组织小组竞赛,让学生以对手赛的形式从对方的错题集上出题目测试。对于自己做过的题目,学生熟悉又兴趣。对于曾经出错的地方,学生会特别小心不要重蹈覆辙。答对加分、答错扣分,小组累计算分。在这样的竞赛中,学生巩固了知识,纠正了错误,以后也更有兴趣整理错题。

4、 分类训练,全面整理

学生出错的地方,就是学习的难点所在。发现规律,抓住重点,就能有针对性地复习补救。

13、不到最后不学习

如果要参加运动会,运动员会到开赛前的最后一刻才训练吗?大脑就像肌肉,在一段时间内学习一个学科,只能学到有限的知识。数学,不是一个抱佛脚就能提高成绩的学科,所以一定不能抱有这种想法。

14、不注重劳逸结合

有的孩子认为,坚持高强度学习,成绩一定会提升上去,但事实上很多这样苦学的孩子,成绩一直在原地踏步,这样的情况在高中生中非常多见,他们利用提神饮品(咖啡、抗疲劳保健品等)来使自己减少疲惫感来获得更多学习时间,长期以往会导致脑疲劳,思考缓慢。

因此,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娱乐的时候放松,该学习的时候学习,做到劳逸结合,才能科学提高数学成绩。

15、将数学练题当成任务

练题,的确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有效方法,但练题也要有针对性,有的孩子练题是没有计划,不根据自己的实际掌握情况,随随便便找一些题当作业一般做完就了事,并没有思考这些题背后的思路和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样练题,只能是事倍功半。

因此,多分析错题,找到自己的知识漏洞,根据知识漏洞去找一些相关的题来做,从而掌握一类题的解法,触类旁通,何愁还会丢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9-19

作为一名一线初中数学老师,这几年来真的是见过了太多的孩子,在数学上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成绩而感到苦恼不已。

为什么孩子的数学学不好呢?我认为有以下几点原因:

1.孩子本身并没有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没有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因为没有投入应有的时间和精力。

其实,数学是一门特别有意思的学科,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处处用数学,如果老师和家长能成功地激发起孩子的好奇心好求知欲,孩子对数学的兴趣会和浓厚的。

遗憾的是,有相当一部分老师和家长,把数学看得过于简单,一位数学就是计算,就是做题,生生地把孩子的希望给扼杀了。

2.孩子的学习方法出现了问题。

不论是小数数学,还是中学数学,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不二法门。比如:透彻理解概念,熟练掌握例题和典型练习题,将错误进行归类并追因……这些都是很科学而又必需的学习方法。

遗憾的是,相当一部分的孩子把自己的淹没在了题海中,只求数量,不问效率;只求忙碌,不求充实。这样的学习方法,怎么可能会养成好的成绩呢?

3.孩子没有养成科学的思维习惯。

孩子进入了小学高年级,尤其是进入中学后,思维习惯就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比如,人教版的初一数学,就明确地对孩子提出了养成数学思维的要求,在数轴相关的知识点中,一旦孩子准确把握了数形结合思想,怎么会考不出好成绩呢?

孩子要学好数学,需要老师家长和孩子的共同努力;作为家长,更要给孩子充足的关怀和支持,毕竟家是孩子心里最温暖的地方。

第3个回答  2020-09-19

小学,初中,高中不同年龄段,对于孩子的数学思维的考察是不一样的。我的儿子现在在小学三年级,有部分一二年级数学成绩很好的孩子,现在慢慢掉队。单就小学来说,我归纳了一下,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原因:

1、孩子数学学不好,根源在语文上。

小学三年级以后,应用题数目增加起来。孩子在应用题目上经常出错。再分析下错误原因,就会发现,是孩子对于题目理解的不好,导致列式出错。也有地是在读题的时候,丢字落字导致题意理解错误。这样的孩子,语文朗读能力也是不过关的。在朗读一篇文章的时候,通常也不能一字不差的读下来。所以,想要提高数学成绩,就要提高阅读和理解能力。

在孩子审题的时候,要慢下来,一字一字的读,仔细审题,再快速作答,才是提高数学成绩的根本。从这几年中考和高考题目上也可以看出,有很多题目,如果没有良好的语文阅读能力的底子,就很难理解题目表达思想。所以一定要重视语文的朗读和阅读理解能力。

2、数学成绩不好,计算能力差是主要原因。

小学的孩子,经常出现题目会,但是最后结果出现错误的情况。马马虎虎,做题粗心大意,是很多孩子的毛病。而有一些家长认为这种情况就是孩子不细心,所以没有重视,结果孩子计算能力不过关,对孩子今后中学或者高中的学习成绩造成影响。

练好计算能力,可以每天进行定时或者定量的计算。此外,让孩子养成正确使用草稿纸的习惯。规范而又认真的使用草稿纸,很多错误都可以避免。

第4个回答  2020-09-19

我相信让不少家长和老师感到头疼的问题之中,有一条就是:偏科。而在实际的学习中,数学学的不好的孩子比比皆是。而数学学得不好,又会直接影响到物理和化学学习的好坏,甚至有时候,文科生学习的地理学科也会因此受到影响。那么,为什么有很大一部分孩子学不会好数学呢?可能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每个人总有自己擅长的东西,也总有自己不擅长的东西。其实这种现象也有人给出了答案,就是现在很多人说的能不能运用“全脑”进行思维和学习。我们每个人的大脑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分工,涉及到人的艺术天分、语言能力、计算能力、逻辑思维能力等多个方面。其中有些人负责数学学习相关能力的大脑部位非常发达,那么这类人学习数学就会觉得得心应手,反之,如果一个人这部分大脑不够活跃,那么学习数学自人就会很吃力。所以学习数学,首先第一步要对自己有正确的了解和认识,制定适合自己学习数学的学习方法。

第二、一些外因导致数学学习的成绩上不去。

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这个学生不喜欢自己的数学老师,因而导致不愿意学习数学,还有的孩子因为家长过分重视,因此不断地给孩子报补习班,加强数学学习,这样的孩子没有消化旧知识,新知识也学习不进去,久而久之就导致了对数学学科的厌烦。

第三、还有些孩子,是因为自己的学习习惯存在问题,这类孩子反映在学习上,就会变现为不只是数学学习不好,其他学科成绩也会平平无奇。

第5个回答  2020-09-19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些高中生,除了数学,其他学科可以达到全优的水平,一上数学课精神就不够集中,几分钟就昏昏欲睡。对数字达到了厌恶的地步,能蒙就蒙,大题直接跳过不写。这些都源于对学科单纯不感兴趣,从学科中无法得到乐趣。

其次,好的老师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曾遇到过学生,她说数学课从不听讲,因为她讨厌这个老师。老师的表达是否清晰,教学方法是否得当,语言是否具有感染力,备课是否充分,会不会适当鼓励学生,妆容是否合理等,这些会影响到孩子对此学科的兴趣。试想,一个学生厌恶教授的老师,这门学科自然学不好。

数学学科不同于语文学科,语文学科重在积累,感性表达,而数学学科注重逻辑思维,理性表达。有些学生逻辑思维不强,对于各类数学公式、数字演变、图形转换等,不会灵活应用,所以数学成绩不好。本人在高中的时候,对于函数、空间几何十分薄弱,从而导致成绩一落千丈。这种逻辑上的东西,单纯靠高强度的训练,效果不够明显,反而日渐厌恶本门学科,直接扼杀了兴趣。

另外,还有一些天赋型的孩子,语文能拿到满分,数学考不及格,反之亦然。这就是上天赋予的独特的东西,对于数学天生不敏感,像这一类的学生,不能单纯的依靠分数来定论,而要发展特长。

总之,数学成绩的好坏要多方面来看待,理性分析,适当发展,而不能以偏概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