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猖会到底是什么意义?祭拜的是哪五神?还有它的历史,能详细的讲清楚吗?

如题所述

民俗的一种。农历五月一日,是休宁县海阳五猖庙会之日。五猖会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执事”沿途管理杂役。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地方戏队伍、杂耍队伍

此庙会起源于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在皖南曾打过几年拦锯战,军士百姓死亡枕籍。朱做了皇帝后,下令江南百姓,村村建“尺五小庙”,阵亡士卒“五人为伍”,受百姓供奉。《明史》记皇家祭祀有“阵前阵后神祗五猖”之说。 如此世代相传,便衍成香火极盛的五猖神庙会。

所以说具体哪五神没人知道
任务中,采纳我吧,感激不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8-17
民俗的一种。农历五月一日,是休宁县海阳五猖庙会之日。五猖会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执事”沿途管理杂役。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地方戏队伍、杂耍队伍。○另鲁迅有同名散文,收录于散文集《朝花夕拾》。此庙会起源于明初。朱元璋和陈友谅在皖南曾打过几年拦锯战,军士百姓死亡枕籍。朱做了皇帝后,下令江南百姓,村村建“尺五小庙”,阵亡士卒“五人为伍”,受百姓供奉。《明史》记皇家祭祀有“阵前阵后神祗五猖”之说。 如此世代相传,便衍成香火极盛的五猖神庙会。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

第2个回答  2010-08-17
五猖庙会民俗的一种。农历五月一日,是休宁县海阳五猖庙会之日。五猖会届时四乡百姓云集海阳烧香,祈求五猖神主驱鬼祛邪,消凶化吉。庙会游行,“前引”锦旗开路,“执事”沿途管理杂役。青白黑红黄绿蓝各色旗子飘扬,十景担、肃静牌、万民伞、纸扎猪马牛羊偶像、牌楼跟上、接下是地方戏队伍、杂耍队伍。
“五猖”为邪恶之神,在人间常做坏事,偷东西、抢劫、放火、调戏妇女;但他们又喜欢恶作剧,把偷抢张家的东西,又放到李家去,要是看某人顺眼,就把所有的东西都给他。老百姓对“五猖”既怕又敬,于是就祭起来以博其高兴,会降福给自己。另一说是明太祖朱元璋夺取了江山在南京建立大明政权后,大封有功之臣,却忘了捐躯的官民,这些战死者“阴魂”向他诉苦讨功。于是朱元璋就想出了以东、南、西、北、中五路之鬼魂概括为“五猖”,让百姓举行活动纪念。
民间却抬高了五猖的神格,称他们是东方苍帝,南方赤帝,中央黄帝,西方白帝,北方黑帝之五方天帝。
“五猖神”,各自表演角色是道士、和尚、土地、判官、武士,除武士外均戴面具,“五猖”面具、服饰按五行、五色相配。整个舞蹈分六场:迎神、降神、拜神、布阵、庆功、送神。“迎神”与“降神”后,由道士出场祭拜天地,再拜“五猖神”。祈求“五猖神”降临人间为民降妖除魔,尔后又依次拜过判官、土地、和尚、请众“地神”一同去拜请“五猖神”,待各自依次拜过“五猖神”后,“五猖神”各执双刀开始集体舞,动作整齐一致。“五猖神”被四位“为民请命”的地神的虔诚所感动,便与“地神”一起布下阵势,降妖除魔;同时道士引土地、和尚、判官等一同布下“五角阵”、“满天星阵”,“双龙出水阵”、“天下太平阵”。捉了妖魔,众神与和尚,道士一同庆功,最后向“五猖神”拜揖并送走。在行会的过程中,“跳五猖”还去祠山会所属的各村表演,为各村驱妖除邪逐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