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建社会称皇帝为天子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经历了二十个封建王朝。历朝历代的皇帝都把自己称为【天子】。【天子】一词来源于【礼记】,书中记载“君天下曰天子”。就是说“天下的管理者”。还有一种迷信的说法,即:【天子】是上天派下的使者,是代理上天管理民众的。皇帝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天下之大,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对所属臣民有生杀大权。【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汉书.郦食其传】记载“王者以民为天,民以食为天”。这个记载很有道理。如果皇帝们心存百姓,对民众有感情,关心他们的疾苦,他们怎能不拥护你呢?可是历朝历代的皇帝们,创建了王朝以后就以为大功告成了,从此可以作威作福了。夺取政权,建立王朝是打天下,打天下固然很难,但坐天下更难。所以,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讲:“夺取政权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他带领几个常委进京路上说:“我们进京是去赶考,如果考不好我们还得回来”。毛泽东同志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唐朝李世民认识了这个问题、清朝的康熙认识了这个问题。我们看历史不是单为了学习,【以史为镜可以知更替】,要以史为鉴,找出规律性的东西。可是历朝历代的帝王们由于私心作怪,建立政权后,皇帝们身居皇宫,高高在上,作威作福。出门有仪仗,前呼后拥。他们只想到作威作福,做不到【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除极个别有作为的皇帝外,一般不了解民情。治理国家全凭奏折。在批阅奏折时忘记了【千里为官只为吃穿】的古训,臣子是靠不住的。群臣为了保住头上的乌纱,颠倒黑白,指鹿为马,报喜不报忧。朝廷已经危如累卵,大臣们也说是天下太平。民怨沸腾,大臣们也说是歌舞升平。皇帝们由于不了解民情,制定了很多不符合实际的政策、法令。等到朝廷失去了民心,四处造反,政权不稳了为时以晚。只能改朝换代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11
古人敬畏天明,奉天承运,就是上天在地上的代表,故称天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