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课堂上落实好教学评的一致性

如题所述

1、从参与人员看,教师、学生、评价人员要一致,都要研究核心素养。

教师要内化核心素养理念并转化为合理的教学行为,开发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学生也要了解核心素养,把核心素养与自己的人生规划、个性成长联系起来,参与制定基于核心素养的学习目标并主动参与相关学习活动。

评价人员更要研究核心素养,教研部门要研发能评价核心素养的工具,开展评价核心素养的活动。核心素养的落地是一个系统工程,教师、学生、评价人员都是这个系统中的关键一环。所有课程参与人员都必须是核心素养的通晓者,哪一环缺失都会阻碍核心素养落地。

2、从课程要素看,课程、课堂、评价要一致,都要基于核心素养。

课程是育人的重要载体,必须让核心素养成为课程的起点和归宿。学校必须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改造,使国家课程适合每一所学校、每一个教师和每一个学生。而在国家课程校本化、师本化、生本化中产生的创造性,才是最有价值的核心素养。

关于校本课程,要以核心素养为依据,对学校资源进行挖掘、提炼、梳理、整合,指向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才有效。学校还应该开发跨界的主题课程,以核心素养为依据进行跨学科整合,培养学生的跨界思维。

3、从课程实施看,任务、情境、探究要一致,都要指向核心素养。

一节好课,任务驱动、情境体验、真实探究三个要素不可或缺。有了任务学生才有探究的内驱力,指向核心素养的教学设计可以让学生走向自主构建核心素养的轨道。

高品质的情境体验才是高品质的学习过程,情境创设要打通生活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深度理解知识、应用知识,教师不能“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课堂是育人的主阵地,是课程实施的主要方式。课堂研究要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备课要研究核心素养落地的方式方法,目标制定要体现核心素养的认知、内化、实践与生成过程,课堂活动也要根据核心素养设计。

真实探究的目的是让学生主动探究学科本质,并在探究过程中建构自己的核心素养。真实探究一定是指向核心素养的,凸显对信息的获取梳理、分析处理能力。这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变“灌输式”“填鸭式”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建构。

任务、情境、探究都指向核心素养才能实现任务、情境和探究的一致,任务设计有针对性、情境创设更有效、探究真实有深度,学生的学习才会有逻辑、有结构、有效率,核心素养才能真正落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8-03

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办法如下:

教学设计是课堂教学的蓝图,是落实教学理念的方案,是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和保证。在实施数学新课程的今天,课堂教学设计如何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恰当地选择教教学方式和方法。

教学的基本理念之一“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即教师在教学中要关注每一位学生的转变,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要实现新课程这一理念的转变。

吸引学生的主要方式归纳起来有这样几个字:

联系、挑战、变化、魅力。所谓联系是制教学设计要联系学生的客观现实和数学现实,使教学内容不是空洞无物而是有意义的,是与其已有经验和知识有联系的。

比如,上课采用多种教学形式,穿插多种教学任务如猜想、观察、听讲、思考、操作、自学、讨论、演算、小组竞赛等等,最后一种吸引学生的方式是增加教师自身的魅力。

比如得体的仪表、精彩的语言、挥洒自如的教态、简练漂亮的板书、亲切的语言、热情的鼓励、信任的目光、敏捷的思维、娴熟的解题技巧,都会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使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教师如果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和意志这些精神需要,效果将会持久而巨大。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02-15
在课堂里,教师包办的事情要尽量少一些,学生主动学习的机会要尽量多一些,师生共同融入情境教学中去,营造一个和谐民主的学习气氛。课堂成为师生心灵交融、情感呼应的园地。
第3个回答  2018-02-14
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中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7-11-07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锻炼多种能力和养成一定思想观念的重要渠道。然而语文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中学新课程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使课堂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