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出自哪里、是论语吗?

如题所述

儒学《中庸》开宗明义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不偏不倚叫“中”,不改变常规叫“庸”。“中”的意思是天下的正道,“庸”就是天下不易的法则,即定理。“中庸”,就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始终保持不偏不倚,永远执中协同。这是必须坚持不能改变的法则。这就是孔夫子传授的“心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1-07
肯定不是论语 孔子不这风格啊
八成是老子吧 整的这么上纲上线的
第2个回答  2016-01-25
1、这句话的意思是:不偏于一边的叫做中,永远不变的叫做庸。中是天下的正道。庸是天下的定理。
2、这句话是北宋理学家程颐先生说的,原话是:子程子曰:“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
这里的子程子曰,前一个“子”字,意为夫子,引申为老师之意;后一个“子”字,为古代男子的尊称,意为先生;程子就是指程颐先生。
3、程颐(1033-1107) ,汉族,字正叔,洛阳伊川(今河南洛阳伊川县)人,世称伊川先生,出生于湖北黄陂,北宋理学家和教育家。为程颢之胞弟。历官汝州团练推官、西京国子监教授。
元祐元年(1086年)除秘书省校书郎,授崇政殿说书。与其胞兄程颢共创“洛学”,为理学奠定了基础。幼承家学熏陶,其政治思想颇受父亲的影响,推举其父反对王安石新法乃“独公一人”,又对其兄程颢于荆公(王安石)之说,“意多不合,事出必论列”,极加称许。与其兄程颢不但学术思想相同,而且教育思想基本一致,合称“二程”。
其著作有《周易程氏传》《遗书》《易传》《经说》,被后人辑录为《程颐文集》。明代后期与程颢合编为《二程全书》,有中华书局校点本《二程集》。
第3个回答  2015-01-07
中庸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