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行的思想品德课程存在哪些问题?需要怎样改进?

如题所述

我国思想品德课程发展到现在,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课程教育目标相对滞后。我国现行品德教育课程目标基点仍是培养合格公民的道德素质,这样的教育目标已经不能适应21世纪社会对公民素质的需要。21世纪公民的素质应该是综合化、多维度、具有开放性的。从某种程度上说,我国的德育课程目标过多服从政治需要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需要,对个体个性发展的需要尽管在新的课程标准当中有所提及,但还远不够重视。

2、课程内容亟待进一步改善。其一,缺乏必要的稳定性和科学性。我国思想品德课程一直注意联系国家政治生活现实,这虽是一个优点,但造成一些课程内容缺乏科学的筛选和连贯性。其二,虽然密切联系政治时事,但在很多国际上流行的、富有时代气息的内容选取和编排方面却相对滞后。其三,教育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其四,从课程内容的结构和设计上看,多以德目方式建构教材,注重知识逻辑,忽视生活逻辑,致使学生学习被动。

3、从课程的教育活动,尤其是学习活动方式上看,不够重视学生自我道德批判能力的培养,单向灌输过多,缺乏应有的讨论。在教学上重视学习的结果而不是学习的过程。

4、缺乏实践的机会。思想品德教育是一种与生活联系密切、实践性很强的教育活动,实践是学生品德形成的重要途径。而我们的一些道德实践活动流于形式,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几点建议:

1 、注重个体发展的需要。将社会发展的需要与个体发展的需要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上,并将两者有机结合。在制定品德课程的目标方面,应注重人文性,将目光多投入到对学生个性发展,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认知、判断、反思能力的培养上。在教育内容的编排方面,以学生的发展需求为中心,根据学生发展的阶段和水平选取能为学生所理解、接受的内容,关注学生的思维特点和兴趣。在编写教材方面还应多考虑学生的思维逻辑而不仅仅是知识体系的完整,必要时可以让教育对象参与到教材编写中来。

2、教育形式力求方法和途径的多样化。课堂教学多采用讨论、角色扮演等方法,平时辅以社会实践、参观旅行和野外考察等课外活动。

3、课程内容体现国家性、开放性,同时还应具有弹性和选择性,为开发丰富的课程资源提供空间。现代社会的变化对我国广大青少年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培养富有民族精神同时又具有全球视野的新一代青年是德育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除此之外,在选取、编排学校思想品德课程时还要充分考虑到地域性,为学校和教师开发和利用当地的课程资源提供可能性。

4、教材呈现方式应具有生动性、灵活性和丰富性。发达国家德育教材不论是内容编排还是教学组织方式都具有生动、灵活和多样的特点,这正是我国思想品德教材所缺乏的。虽然近年来有很大改进,但在可读性、趣味性和信息呈现的多元性方面与国外仍有很大差距,需要进一步突破。

5、重视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我国思想品德教材往往只提供现成的结论,不注重过程。而发达国家的德育教材则往往通过提供一些材料,设置一系列情境,让学生自行探究、判断,并得出结论。这一特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和评价能力,以及依据事实材料发现和得出结论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