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历史上真正的隋炀帝杨广是怎样的

如题所述

有功有过:
即位之后,对于国政有恢宏的抱负,并且戮力付诸实现。他在位期间修建大运河,营造东都洛阳城,开拓疆土畅通丝绸之路,推动大建设,开创科举,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等,文学成就较高,作有饮马长城窟行等传世名作,也是早期写词的一人 。
隋炀帝失败的地方是用民过重、急功近利,太想建立伟业了。三驾辽东不仅消耗了大量自己的主力军队,而且给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主要是兵役太重。本身修建大运河就伤民大重,损伤国体。一系列开疆拓土的战争,也同样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隋炀帝因过分自信与轻敌,导致第一次征高丽的失败,并陷入战争泥潭。致使不满的士兵发动兵变。人民也为逃避沉重的负担纷纷起义造反,为大隋王朝的覆灭打下了伏笔。但大隋是有能力平定起义、叛乱的,这一点可以从他的手下李渊的军队后来平定叛乱可看出。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是他的功绩,应该肯定。既然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没有完全地否定,那么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也应该给予肯定。总之,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杨广是隋文帝杨坚的第二个儿子,又名杨英,小名是阿麽。父亲杨坚建立隋朝后,杨广被封为晋王,当时只有十三岁。除了王位外,还让杨广做并州(治所是现在的山西太原市)的总管。
杨广和李世民有些相似,都是次子,都有战功,都是通过非常手段得到的皇位,只不过李世民比杨广的政绩突出一些,也许因为这个原因,后来的人们就对李世民称誉多一些,对杨广贬低的多一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2-03
杨广是一个极度理想化的皇帝,即位后所采取的的一系列政策,比如迁都洛阳、修大运河、巡视边关等,都是为了国家的强大。但他没有考虑到隋朝虽然大,国力也是有限的,迁都和大运河已经使民生疲敝,如果修养个十年八年的也没啥关系,偏偏他接着又征伐高句丽,而且是连着3次,终于伤到了国家的筋骨。如果这时杨广能痛定思痛,与民休息、休养生息,剿灭国内起义势力,隋朝也不至于这么快就灭亡了,偏他直接采取了躲避的态度,直接跑到江都去了,洛阳和长安交给两个小孩子!
杨广在江都天天纵情酒色,不问天下事。后来虽然清醒了想力挽狂澜,隋朝灭亡已不可逆转,随后他就被宇文化及干掉了!
综合来说,杨广是一个有能力有抱负的皇帝,但他的施政过于理想化,心理素质还不好,一旦失败就采取躲避的态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