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文《灯笼》回忆了哪些与“灯笼”有关的生活景象?

如题所述

第一部分(第1段):开篇说“火”。先说小孩喜火的天性,再说大人也须用火。所述甚远,与“灯笼”无关,实为伏笔,为后文“灯笼”做铺垫。“爱光明” “喜欢火” “喜欢亮光”,是关键性短语,表明小孩以及人类追求光明的普遍特点。
  第二部分(第2至11段):文章主体,说“灯笼”。各段内容概括如下。
  话说灯笼(第2段):联想早年许多与灯笼相关的事件。叙述中流露出欣喜、向往。
  祖父夜行(第3段):灯笼照亮路途,传达出温暖的亲情。
  母亲吩咐(第4段):插入人物语言。这是过渡段。
  慈母之爱(第5段):远离乡井,更加觉得母爱的珍贵。
  乡俗还愿(第6段):村头挂红灯,并配以松柏枝叶,给孤行客以安慰。
  元宵张灯(第7段):太平丰年热闹景象,灯笼随着入梦乡。
  族姊远嫁(第8段):曾有过华贵,如今已是破落户,感伤之情油然而生。
  朱红描字(第9段):曾经的快事,“喜悦”“爱”“爱好”等词语传达出对乡俗氛围的迷恋。
  献帝灯笼(第10段):献帝是东汉末代皇帝,屡受强人摆布,郁悒而终,这是发历史之幽情。行文至此,脱离乡村生活的描写,转入历史话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