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育问题学生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导语:如何教育问题学生经验分享。“问题学生”人数虽然不多,但负面影响不小,轻则涣散着班风、学风,损坏着学校形象,重则还有可能给他人或者自身带来伤害。教师的职业道德和教师的良知告诉他们,决不能漠视和舍弃“问题学生”,应当千方百计地教育、转化他们。

  如何教育问题学生经验分享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经常和他们谈心,沟通,了解他们的心理需要,真心为他们着想,让他们摆正什么事应该做,什么事不应该做的心态,发挥他们的内在潜能,让他们找到心理、思想、体力的合理释放点。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这些所谓“问题学生”多有一些逆反心理,老师不要觉得自己高高在上,采取强制措施,那样即使能服的住人,也服不了他们的心,甚至会有更严重的对抗。

  要有充分的信任、尊重和理解。

  优等生和所谓“问题学生”有了错误,老师在处理过程中要一视同仁,惩罚合理,不要在态度上和惩罚上有什么不同,面对有错误的优等生不予批评,不了了之,而对“问题学生”却大训特训,狠批一顿,这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千万要不得。要给予“问题学生”更多地尊重信任与理解。

  要给予比普通学生更多的爱。

  可能一提起“问题学生”,很多老师就爱不起来,这也是教育的一个误区。多看他们的优点,少看缺点;多鼓励,少批评。给予他们的爱要多一些,用真心、真情去打动他们,感化他们,就会使他们改掉恶习,走上正轨。

  要给予一颗宽容的心。

  “问题学生”活泼好动,思想活跃,难免会脱离老师思想里的那个“圈”。多给学生一些自己的空间,老师要宽容一些,不必太苛责,只要他们的做法不出“大圈”,不出“大格”,不必太过限制。

  要坚持做到“三不”。

  不挖苦学生。当学生做错事时,要耐心开导,不挖苦、不训斥,不拿大话威胁恐吓。不体罚与变相体罚。如有的学生因作业没写好,或没有按要求去做,要单独找他谈话,帮他找出原因。“心罚”即对学生内在心理和精神的惩罚,它是与体罚相对应而言的。心罚的副作用很大,学生觉得侮辱了他们的人格,刺伤了他们的自尊心,就会与老师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

  如何教育问题学生经验分享

  首先,做好以下准备工作:

  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童年成长环境、小学或者初中的行为习惯和他身边的朋友,以及最近接触到的事物,然后加以分析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的思想和行为出现了现在的问题。

  然后,从根源出发,找到应对策略:

  第一种,沟通。

  若是家庭问题,比如单亲家庭,建议先和其父母沟通,得到监护人的支持,最好是说服父母给学生不以说教为目的的谈心,让学生感受到其实父母是真正在意他。其次,老师可以在学习中时不时给学生一些小小的鼓励,用鼓励的方式来刺激他的上进心,使之完善;如果鼓励方式行不通,老师需要单独找他谈话,场合、氛围一定要正式,从心理和形式上让学生感到紧迫感和压力感,但是这种谈话的内容,绝不纯粹的说教,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家庭环境循序渐进找到学生到底是对什么不满,是什么让他的行为改变,只要老师沟通方法、语气得当,多数学生是愿意说出委屈的。

  第二种:关怀和关注。

  “问题学生”的问题不是一两天养成的,所以要改掉也非一日之功。老师应该时刻关注已经做过思想工作的“问题学生”,只要他们有改正的迹象,老师就应该在态度上给予鼓励和支持,甚至在私下可以稍稍改变以往批评说教的.态度,让学生逐渐不厌恶你,可以和你成为有共同语言的“伙伴”,只有这样,你才能够让他逐渐能够听得进去你对他的批评指正。也许,有时你一个不经意的微笑和眼神,就能给他们一种改变自我的力量!

  第三种,从学校教育延伸到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

  有条件的老师,在假期可以适当地拜访学生及家长或者参加班上召开的同学聚会,用朋友式的方式去和他们聊天,少聊学习,多聊生活和兴趣爱好等,一方面让学生知道你对他的期望,另一方面也感受到一种来自学校却延伸到他生活的压力和动力,让他时刻绷紧一张弦——不管放假与否,他都是学生;不管在学校与否,老师都在时刻关心着他!

  第四种:说服教育。

  通俗来讲,就是批评。这是下策,不得已而为之。对于已经难以改善的“问题学生”,首先,态度上要绝不姑息,批评时,一定要严肃,至少在气势上把学生压制住。比如学生喜欢出去上网,你可以校规来“特殊”约束他,你可以取得家长的帮助,比如下自习让有条件的家长来接送;或者老师下班时可以和学生一起回去。从而杜绝了学生去网吧的可能。同时,在严厉批评时一定要注意“以理服人”,因为中学生已经处于思想形成初期,有着一定的是非判断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