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如何评价老舍

喵,各位路过的帅哥靓女,帮帮猫猫的忙。问一下后人如何评价老舍。

后人对老舍的评价:
胡风:“舍予是经过了生活底甜酸苦辣的,深通人情世故的人,但他底‘真’不但没有被这些所湮没,反而显得更凸出,更难能而且可爱。所以他底真不是憨直,不是忘形,而是被复杂的枝叶所衬托着的果子。他底客客气气,谈笑风生里面,常常要跳出不知道是真话还是笑话的那一种幽默。现在大概大家都懂得那里面正闪耀着他底对于生活的真意,但他有时却要为国事,为公共事业,为友情伤心堕泪,这恐怕是很少为人知道的。”

“舍予是非常欢喜交友,最能合群的人,但同时也是富于艺术家气质,能够孤独的人”。
“舍予是尽了他的责任的,要他卖力的时候他卖力,要他挺身而出的时候他挺身而出,要他委曲求全的时候他委曲求全……特别是为了公共的目的而委屈自己的那一种努力,就我目接过的若干事实说,只有暗暗叹服包在谦和的言行里面的他底舍己的胸怀。”
老舍之子舒乙:“生活中的父亲完全是矛盾的。他一天到晚大部分时间不说话,在闷着头构思写作。很严肃、很封闭。但是只要有人来,一听见朋友的声音。他马上很活跃了,平易近人,热情周到,很谈得来。仔细想来,父亲也矛盾。因为他对生活、对写作极认真勤奋;另一方面,他又特别有情趣,爱生活。”
朱光潜:“据我接触到的世界文学情报,全世界得到公认的中国新文学家也只有沈从文与老舍。”
樊骏评价幽默之于老舍:“在某种意义上,失去了幽默,就没有了老舍,更谈不上他在文学史上取得那样的成就与地位。”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7-18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享年67岁,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姓氏一拆为二),1899年2月3日出生在北京西城小羊圈胡同(现名小杨家胡同)一个满族城市贫民家庭。现代著名作家、杰出的语言大师,被誉为“人民艺术家”。满族正红旗人,北京人,父亲是一名满族的护军,阵亡在八国联军攻打北京城的巷战中,老舍这一笔名最初在小说《老张的哲学》中使用,其它笔名还有舍予、絜青、絜予、非我、鸿来等。

1913年考入北京师范学校。1918年毕业后任北京市方家胡同小学校长。1922年任南开中学国文教员。同年发表了第一篇短篇小说《小铃儿》。1924年赴英国,任伦敦大学东方学院中文讲师。教学之余,读了大量外国文学作品,并正式开始创作生涯。陆续发表《老张的哲学》、《赵子曰》和《二马》三部描写市民生活的讽刺长篇小说。1930年回到祖国,任济南齐鲁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并编辑《齐鲁月刊》。

1925年, 老舍第一个长篇《老张的哲学》问世,作品取材于老舍在北京教育界任职时的经历。小说揭露了北洋政府统治下,教育界的黑暗和混乱,在艺术上表现出幽默的艺术风格。

1934年夏到青岛山东大学任中国文学系教授。1936年夏辞去教职,专事文学创作。抗日战争爆发后,到武汉、重庆主持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的工作,任常务理事、总务组长,并组织出版会刊《抗战文艺》。1946年3月应美国国务院邀请赴美讲学一年,期满后,留美写作。1949年底返回北京。曾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及书记处书记、中国民间文艺研究会副主席、中国剧协和中国曲协理事、北京市文联主席等职。1966年被“四人帮”迫害致死。

老舍一生勤奋笔耕,创作甚丰。20世纪30年代就成为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著有长篇小说《小坡的生日》、《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骆驼祥子》等,短篇小说集《赶集》等。其《骆驼祥子》问世后蜚声文坛,标志着老舍现实主义风格的行成,达到了他小说创作的最高成就,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曾先后被译成十几种外文。40年代的作品有:长篇小说《火葬》、《四世同堂》等,中篇小说《我这一辈子》,短篇小说集《贫血集》、《月牙集》,以及通俗文艺作品集《三四一》等。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正红旗下》,长篇报告文学《无名高地有了名》,散文杂文集《福星集》,剧本《龙须沟》、《茶馆》等。老舍文学创作历时40年,作品多以城市人民生活为题材,爱憎分明,有强烈的正义感。人物性格鲜明,细节刻画真实。能纯熟地驾驭语言,善于准确地运用北京话表现人物、描写事件,使作品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和强烈的生活气息。老舍以讽刺幽默和诙谐轻松的风格,赢得了人民的喜爱,1951年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他“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

我是文艺界中的一名小卒,十几年来日日操练在书桌上与小凳之间,笔是枪,把热血洒在纸上。可以自傲的地方,只是我的勤苦;小卒心中没有大将的韬略,可是小卒该作的一切,我确是做到了。以前如是,现在如是,希望将来也如是。在我入墓的那一天,我愿有人赠给我一块短碑,上刻:文艺界尽责的小卒,睡在这里。
第2个回答  2010-07-17
(1)今年2月3日,是“人民艺术家”老舍百年诞辰纪念日。在北京市
2月2日召开的“纪念老舍百年诞辰座谈会”上,一些曾与老舍共事的
作家、导演及老舍亲属,向与会数十名文学家、艺术家和领导干部,
讲述许多鲜为人知的有关老舍的故事……

一生的信念是“舍予”
50年代在老舍身边长期担任秘书工作的北京作家葛翠琳,对老舍
从海外归来前后的那段历史十分熟悉。她说,1949年,新中国成立,
老舍毅然放弃国外的一切,投身祖国怀抱。途经香港,好友对他说,
有位世交已在台湾编译局为他安排好工作。老舍未接受这份邀请,直
抵北京。当时,老舍在英、美、法等国家已享有盛名,不少人对他做
出的选择不理解,老舍的回答是:“作家一旦切断同祖国和人民的联
系,就像空中的飞鸟被斩断两翅。作家的前途是和祖国的命运血肉相
连的,心中没有祖国,怎能写出好作品呢?”

回国初期,工作待定。老舍说:“我先得做点事。”他自觉走出
书斋,同理发、修鞋、磨刀、跑堂的普通老百姓交友,并为民间艺人
写大鼓词、太平调。这又引起一些人的误解,说老舍可能才华已尽。
对此,他不以为然,说:“我这样做是因为中国目前尚有数以万计的
文盲,他们不能看书读报,却听得懂曲艺段子。旧段子宣扬封建迷信
不能演,新段子反映祖国翻天覆地的变化,让老百姓明白自己的国家,
万众一心才能建设好新中国。”有人说,这是宣传品。他反驳说:
“宣传品有什么可指责的呢?抗战时宣传抗日,建设新中国宣传新中
国日新月异的变化,是很正常的事。”

担任北京市文联主席以后,老舍的社会地位变了,同普通群众建
立的鱼水关系丝毫未变。他的腿怕受凉,每天离不开热茶,而且是一
杯接一杯。出访苏联时只有冷饮,他回国后叫苦不迭。而到朝鲜慰问
志愿军,同战士一起住在阴冷潮湿的坑道里,他却说他的寒腿“能适
应”,并在写给文联的信中说:“战士们吃的是一口炒面一把雪。我
那喝热茶的习惯自然要改掉。”回国后,一名志愿军战士到文联拜访
他,葛翠琳未及时向正在主持会议的他报告。尽管他与这名战士素不
相识,但当他得知战士失望而去时,十分生气,阴沉着脸对小葛大声
说:“老舍是什么人?志愿军出生入死,以鲜血和生命跟敌人拼搏,
他想见老舍一面,竟然没办到!”遂取出信笺,伏案写了满满3页,向
这名战士赔礼道歉,并不断喃喃自语:“成了名人,那名字就不只属
于自己。名人的社会责任更重,应受到的社会监督更多,而不是比普
通人高一等。”尔后,靠在椅背上长叹:“我欠了一笔永远无法偿还
的债!”

当时,葛翠琳并不完全理解老舍这番话的意思。以后,她从他写
给友人的另一封信里才搞清楚,一向对下级和蔼可亲的老舍,为什么
要为这件小事大发脾气。

“我的名字就是我的姓。舒字拆开是舍予,意是‘无我’。我很
为自己的姓名骄傲。从姓到名,从头到脚,我把自个儿全贡献出去。
关键是一个舍字,舍什么?舍的是‘予’。我写书用的笔名老舍,也
保留一个‘舍’字。这是我一辈子的信念……”

创造观众喜爱的京味戏
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原副院长苏民说,老舍把人艺当作家,从50年
代初到“文革”前,他把《龙须沟》、《春华秋实》、《青年突击队》、
《茶馆》、《红大院》、《好店员》等6个剧本交给人艺上演。算上梅
阡根据他的同名小说改编的《骆驼祥子》,共7出戏。《茶馆》搬上西
方舞台后,被誉为“东方话剧的奇迹”。欧美戏剧评论家说:“看了
《茶馆》,懂得中国为什么要革命。”

人艺的老一辈艺术家曹禺、焦菊隐、欧阳山尊、叶子、夏淳、梅
阡,同老舍是知音。而在郑榕、于是之、蓝天野等当时只有二三十岁
的演员心中,老舍既是知音,更是良师益友。有一件小事于是之至今
记忆犹新。那是50年代中期,老舍写了一个剧本,把初稿交给人艺。
剧院党委、艺委联席会读后决定不上这个戏,并把退剧本的任务交给
于是之。于是之忐忑不安来到老舍家,磨蹭到中午,还没勇气把剧本
从包里取出来。老舍请他吃过午饭,分手时指着他的挎包说:“拿出
来吧。哪有写一个成一个的?”老舍那双明亮的眼睛、和蔼的笑容、
亲切的语气,数十年后于是之仍历历在目。

植根故乡人民沃土
中国现代文学馆副馆长舒乙是老舍的后代,他代表老舍夫人胡�
青等家属说,老舍曾无比深情地对家人说:“我的最新的知识与印象
都得自北平,它是在我的血里,我的性格与脾气里有许多地方是这古
城所赐给的。”老舍的11部称得上是代表作的作品,把他最精彩的文
字都回报给了赋予他生命和灵魂的故乡人民。

党和政府十分关心老舍、尊重老舍。第一次全国文代会是在
1949年6月召开的。成立全国文联时,老舍尚在纽约。他回国后,周总
理想了一个妙法,组织成立北京市文联,让老舍主持。从1950年6月开
始,到生命最后时刻,老舍在这个位置上勤劳工作16年。

1950年夏天,老舍写出两个话剧剧本,《方珍珠》给廖承志任院
长的青艺,《龙须沟》给李伯钊、曹禺任院长的人艺。《龙须沟》生
动地表现了北京市政建设为全体人民,特别是劳动人民服务的方针和
对劳动人民实际生活的深刻关系,对教育广大人民和政府干部,有光
辉的贡献。为此,在1951年12月21日,北京市市长彭真、副市长张友
渔、吴晗签署命令,授予老舍“人民艺术家”的光荣称号。没想到这
个光荣称号在历史上竟成为绝唱:老舍成为人民共和国50年历史上唯
一由政府授予此称号的人,以至这称号成了老舍个人另一种称呼的代
名词。

(2)我对老舍的几点看法
老舍,想必大家都知道,我国著名的作家,许多作品脍炙人口,家喻户晓,其中《我这一辈子》就很出名,多次被排成电影和电视剧,广为流传。我最近又重温了由张国立和邓婕主演的《我这一辈子》,虽然这部电视剧与原著有部分出入,但是主旨并没有改变。看完这部电视剧,给人的感觉就是几点:1.好人没好报2.凡是飞黄腾达的人,都是坏事做绝的人。3.全篇宣扬的主题思想:因果报应不存在。
我现在谈谈我个人的看法:首先,这部作品所起到的宣传效果非常坏,凡是看过这部作品的人,在深深同情主人公悲惨命运的同时,都会觉得今后决不能再当老实人和好人,而是要圆滑的做人,甚至出卖朋友、丧尽天良、有奶就是娘才能活出个人样来。然而事实真是如此吗?我绝不否认,在当今社会,物欲横流,尔虞我诈,勾心斗角,欺负善良的事情天天都在上演,许许多多的人都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和无可奈何,甚至灰心失望,然而静下心来细细想想:那些自称为好人的人,你真的符合好人的标准吗?许多受尽磨难的人往往怨天尤人,长吁短叹,抱怨命运对自己的不公,咒骂好人没有好报,可是你真正用佛法中好人的标准来衡量过自己吗?五戒中的不杀生你做到了吗?许多人说我从不杀生,可是你天天不是在吃肉吗?五戒中的不邪淫你做到了吗?许多人说我不嫖妓,不找小蜜,可是你邪淫的念头难道没有经常充斥心中吗?五戒中的不妄语你做到了吗?说假话、说违心的话、说挑拨离间的话、说是非的话,这些你能保证都没有做过吗?五戒中不偷盗你做到了吗?有些人说我从不拿别人的东西,可是你能保证你不拿公家的一分和一物,你从不白粘他人的任何好处吗?即使你天天想着金钱、汽车、房子,也一样是贪欲在作怪啊。老舍《我这一辈子子》的主人公福海,被作者描述成为一个超级好人,品质极为高尚,几乎接近品质完美的俗人表率,我们这里暂且先不说世界上有没有这样的人,即使现实生活中有,按照佛法的道理,这样的人也绝不会堕落到如此下场。因为善有善报是颠扑不破的真理!
其次,老舍的作品家喻户晓,广为流传,会影响一代又一代的人,这就造成了一个极为不好的宣传效果:“好人虽然是做人的原则,但是如果想做人上人,就不能当好人”。这样的理念一经宣传,试想效果会怎么样,对净化人心可谓有百害而无一利。别人我不敢说,仅从我这近三十年的人生阅历和近十年的学佛体会,佛法可谓真实不虚,博大精深,她关于六道轮回、因果报应和缘起性空的真理,是任何时候也改变不了的,即使末法来临,佛法湮灭,但是总还有正法来临、佛陀住世的时候。以前我也对因果报应很是怀疑,我系统学习过中西方哲学史,也层一度对黑格尔、康德等人的著述拍案叫绝,然而自从接触佛法后,尤其系统学习了《金刚经》、《楞严经》、《成唯识论》后,我的体会是,世间哲学简直不能与佛法相提并论,之间的水平相差太远了,正如我的一位哲学老师在课堂上说过的一句话:“纵观世界哲学史和思想者,最伟大者为释迦牟尼佛一人而已,能粘上其皮毛的人,也仅为老子与庄子两人矣”,此话可谓说出了我的心声。言归正传,我通过几十年的人生阅历,观察周围的人和事,因果报应的例子随时上演,即使存在有恶人没恶报的事情,那也是我们凡夫肉眼难辨原因而已。我有几个朋友,都是类似于福海的好人,他们最终的结果都很不错,尤其在危难时候,往往都能化险为夷,这是我亲身经历的。

两个,你看看哪个好
第3个回答  2010-07-17
老舍是一位注重实际生活体验的作家,他生在北京,长在北京,对北京市民生活有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因而他的创作,带有鲜明的北京地方色彩,即浓郁的“京味儿”。老舍的市民小说,以写北京市民生活为基点。他的创作,以北京为中心,他的作品,写的是北京人,记的是北京事,给的是北京景,说的是北京话,从题材内容到语言形式,里里外外都透出“京味儿”,地域色彩极为浓郁,京都文化蕴涵极深,这正是老舍的创作个性所在。由于老舍本身即北京市民一分子,由于他对北京市民生活深切的体验和文化心理乃至哲学层面的理解,因而老舍的“京味儿”便具有了市井味、现代性和写实化等诸多独特风韵,使之独步文坛,独领风骚。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10-07-18
jhnksgklhg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