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袁崇焕卖国的论点??

咳咳。。。不想浪费分数,有满意的答案加100分,没有就关闭。。。
那位同学。。。你说的大部分都是网上某某某说的,网上某某讨论的。。。能否将记载该事件的史书或者其中段落列举出来呢??

  明朝遗民谈迁的史学巨著《国榷》记载:
  「辛末,召象乾及廷臣於平台问。象乾方畧对曰:『插汉虎墩兔憨与顺义王卜石兔哈喇慎、白黄台吉俱元小王子之后。卜哈俱插汉分部,岁贡。自黄台吉与插汉閧,插汉不贡。隆庆庚午,俺答受封开市,卜哈部夷屡掠之。去岁卜石兔西走,哈喇慎俱被攎,白台吉仅身免,东投於建奴。其弟跌各兔等不欲也,白台吉愧死,哈部今其人无几。朵颜三十六家此日亦当联络,与哈喇慎可得三万人。诸部惟永邵卜最强,约三十余万人,若合卜石兔之兵可御插汉。』
  帝曰:『插汉意不受抚,何?』对曰:『当从容笼络。』帝曰:『如不欵,何?』象乾密奏语不尽闻。帝善之,命往与袁崇焕共计。象乾请发抚赏银五万两。」
  此事《崇祯长编》卷之十三元年九月亦有载,不过把「建奴」忌讳作「清」而已。由此可见朵颜是明廷笼络的对象。
  而袁崇焕被指资敌的对象,就是上述的朵颜部。故市米资盗并不能成袁崇焕的罪名。而且袁崇焕后来卖米也是崇祯帝许可的:“其招来属夷,其有饥困,查明部落多少,计口量许换米”。
  《国榷》卷八十九又有记载:“初,广宁塞外有炒化、暖兔,贵英诸虏。蓟镇三协有三十六家守门诸夷。所云西虏也。皆受我赏。建虏虽强,其势未大合。至是,中外迎上指。谓通建虏,并革其赏。诸夷已閧然。会塞外饥,请粟。上坚不予,且罪阑出者。于是东边诸胡群起飚去,乃尽折入建虏,不受汉索也。”
  可见谈迁认为崇祯在蒙古人饥荒时不知乘机拉拢,才是蒙古人投向后金引其入寇的主因。

  明思宗(1610—1644)在崇祯二年(1629年)十二月初将袁崇焕逮捕入狱。囚禁审讯半年后,在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明思宗以“袁崇焕咐托不效,专恃欺隐,以市米则资盗,以谋款则斩帅,纵敌长驱,顿兵不战。及至城下,援兵四集,尽行遣散。又潜携喇嘛,坚请入城”罪名于三年八月碟(zhe)刑(分裂肢体)处死于西市,弃尸于市。行刑那天,袁崇焕毫无惧色,他被五花大绑,押上刑场,“刽子手割一块肉,百姓付钱,取之生食。顷间肉已沽清。再开膛出五脏,截寸而沽。百姓买得,和烧酒生吞,血流齿颊”,袁崇焕卒年四十七岁。(《石匮书》)。
  世传清太宗皇太极(1592—1643)施反间计,捕捉两名明宫太监,然后故意让两人以为听见满清将军之间的耳语,谓袁崇焕与满人有密约,皇太极再放其中一名太监回京。明思宗中计,以为袁崇焕谋反;但是阎崇年等一些学者则倾向于认为明思宗杀袁崇焕是因为朝廷内阉党余孽的诬陷,皇太极的反间计只是袁崇焕落狱之因。
  对反间计,《明史》袁崇焕传,记载:“会我大清设间,谓崇焕密有成约,令所获宦官知之,阴纵使去。其人奔告于帝,帝信之不疑。十二月朔再召对,遂缚下诏狱。”
  《明季北略》则记载:“都中又喧言崇焕导虏入犯,上甚切齿。先是,虏出猎,掳我多人。中有二珰,上命侦崇焕者,亦被掳。虏视之,知为珰也,乃设一记,佯为袁遗书约犯边,答云:“知道了,多谢袁爷。”又佯惊云:“乃为珰闻,缚珰亟斩之!”又故遗一奴私放珰归。珰归,上其事。上再召崇焕入,即下诏狱。”
  袁崇焕在行刑前,念出了自己的遗言:
  一生事业总成空,
  半世功名在梦中。
  死后不愁无勇将,
  忠魂依旧守辽东。

  一些史料记载,南明政府早在乾隆帝下诏为袁崇焕平反前多年,就曾经为袁崇焕平反:
  钱海岳先生的《南明史》详细记载了南明政府对袁崇焕的三次平反,层次不断提高。
  史料之一
  (崇祯十七年五月),安宗《登极恩诏》……又复袁崇焕、赵光抃原官。
  明安宗即弘光帝,崇祯十七年即1644年在崇祯死后于南京即位登基。
  袁公于崇祯三年冤杀,
  赵光抃在崇祯十六年冤斩。
  崇祯十五年,蓟州被围,光抃授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蓟州、永平、山海关、通州、天津诸军务。光汴治军严谨,作战骁勇,临危不惧。光汴至蓟州前线,率二骑冲破鬼子重围疾驰入城,城上欢呼“新督莅任”,满寇望而惊叹,蓟州之围遂解。光汴率部援南闯北,“不释鞍甲者七阅月,斩虏首千六百有奇”。十六年初夏,在截击满寇归路的螺山战役中,国军将领各保实力,互不协同作战而被敌各个击破。后来皇帝却逮捕光忭,作为替罪羊杀害。
  史料之二
  弘光元年二月,(安宗)予袁崇焕、王在晋祭葬。
  弘光元年即公元1645年。王在晋在崇祯朝为兵部尚书,因张庆臻改敕书事牵连,被崇祯帝处罚过当,革职回家死去。
  史料之三
  昭宗以邝露言,谥袁崇焕“襄愍”。
  明昭宗即永历皇帝。邝露在永历朝任中书舍人,在1650年清寇广州十二日大屠杀中遇难,
  “襄愍”解释为:“甲胄有劳曰襄”(见《正义.谥法解》);“佐国逢难曰愍”(见《经世大典.臣谥》,刘熙曰:志义未究,遇难而死,可闵惜者也,故曰愍”)。属于赞扬性的褒谥,用来表扬有军功但蒙冤遇害的大臣。
  熊廷弼抗敌有功却被阉党杀害,崇祯为他平反后,赠给熊廷弼的谥号,也是“襄愍”。被阉党余孽陷害的袁崇焕平反后,因为他立功和蒙冤的情况与熊公类似,永历政府就赠予了同样谥号,也是情理之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6-29
1 袁崇焕提出了纳款议和。议和并无不妥,但是纳岁币就过分了。可以这么认为,任何提议纳岁币对外求和的,都是卖国贼——这估计就是熊猫的第一个理由。

2 袁崇焕杀毛文龙,虽然杀毛文龙似乎是中了反间计,但是有很多疑点。
1)袁崇焕杀毛文龙的罪名大多为莫须有罪名,他为何一定要杀毛文龙?要知道,这可是越权的。
2)袁崇焕杀毛文龙的时机与皇太极兴兵远征北京的时间点过于巧合,结果是皇太极空城远征,东江镇由于毛文龙刚刚被杀,无力攻击沈阳;
3)如果皇太极不知道毛文龙将死,怎敢在东江镇随时有可能抄自己后路的情况下如此远征?

3.袁崇焕卖粮食给后金,这批粮食成为了后金远征北京的军粮
这一点网上论述已经很多了,包括朝廷在内多方面人都了解到了后金受灾的局面,坚决要求袁崇焕不要卖粮,袁崇焕表现了自己的顽强,坚决的卖粮食给蒙古部落,让后金具备了远征北京的条件。
令人奇怪的是,我看到的袁粉为袁辩护的文章,没有提到这一点的。

4 袁崇焕在蓟州防线上的反常指挥
袁崇焕在指挥蓟西防线时的所作所为,似乎目的就是让皇太极顺利的通过蓟州,掳掠北京,这点已经很多网友辩论过。这种指挥方法,只有三个解释
1)袁崇焕是蠢才,所以指挥错误
2)如金庸所述,是去断皇太极退路的,但是这似乎缺乏实据支持,而且如果看地图,就更可笑了。
3)袁崇焕居心诡侧,故意让皇太极成功通过蓟西防线
第2个回答  2010-06-29
据说是曹太监做内奸,崇祯刚好又是个忠奸不分的主,就这么中了离间计。说是袁私通满清,擅杀边防大将,准备献城给敌军等等。
但是,如果真是这样,这些古人就太蠢了吧?这明明是蒋干盗书的剧情。。。。据说《三国演义》是满清将领教科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