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佛教末法的一系列问题,望高人解惑,亦为众位有善心求法者解惑

现在是在佛教的末法时期,请问,就不能得正果,脱六道吗,还是说只有人道是如此,天道呢。
我并不敢质疑释迦祖师,但是我仍想知道,是他逝去后才有的正法末法这些时期,还是他正好处在那个位置上。
既然已经知道世间很多都是贪欲造成的,像淫邪恶等,知道了这是恶的,但是如何戒断,或是如何根本断除?
六字真言里面的代表的六种恶,真的全心颂持可以脱离六道吗,颂持此咒真有福报? 还是说去除了这六种恶就得道正果?
佛教里面对众生的劝戒大致分两种,一种是劝其放下,此种是对器根高的人,还有一种听说是类似威逼利诱,这种是对器根低的人, 如果是如此,希望能给真正的对器根高的答案
望高人解惑,亦算造一善业 南无阿弥陀佛
听闻易经上面包罗万象,我觉得易经说的是这个自然里面的万象,我想知道如果真的把易经的精华本质融会贯通之后,是不是对修佛法的路上有帮助 ;听说在上古时期,修罗始祖千手作恶,当他听佛说到念六字真言的时候可以无所不敌,于是在面对无数鬼兵的时候他念了这个咒语(唵嘛呢叭咪吽),于是天空飞出两把飞刀,斩其千手,于是落败而逃,这正好符合了易经中盛极而衰的道理,我想知道佛是不是也被包含在这其中(易经万理)。

希望能够知道天道是不是也在末法时期
希望每个问题可以得到解答
希望明佛理之人可以各抒己见,亦算造一善业

南无阿弥陀佛

先回答2:
所说佛法末期,只是表明一种人对佛法的理解性接受性,并不是说佛法就要终结这样的意思。从时间概念上说,当然是指佛祖在世时间为开始,因为佛法是这个时间出现的。后期的佛法,是不同时间不同地域不同种族,对佛祖所说法的理解、接受、传播。由于时间距离佛祖在世时间越来越久,原本的思想被后来人发挥、误解、改变的可能性也越多,正确理解和接受佛法的人越来越少,因此才有正法、像法、末法时期这样的说法。

再回答1:
根据佛法,佛法都是首先在人道成立、在人间成佛。天道乃至地狱诸道,都是由于业行的推动而受报,而只有人道是既在受业也在造业,因此只有人道是修行佛法后真正得到佛果的地方。但无论是什么时期,哪怕是佛祖在世的时期,也一样有信的有不信的,有真正解脱的也有不能解脱的。不存在末法时期不能得正果,脱六道的事情,只是可能获得解脱的人比较少而已。
这与我们接受佛法理解佛法的能力、自我改变的心性情况都有关系,现代人随着高科技发展、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已经远远比不上佛祖在世时期的人了,所受的种种诱惑和自我欲望也更加大。但绝对不是说没有人能够证悟,只是比较少而已。

回答3:
关于断除烦恼,直证菩提,并不是说了就能明白,也不是听到了就能解脱,必须自己深入修行才真正完成。按佛的说法,是明白四谛缘起,以正见正思维、正行正语正命、正定念正精进等八正道来完成,或者说是以菩提六度来实现。而贯彻这一切的,就是“信、解、行、证”这几个字。
对于错误的欲望执著,只有明白它的“缘起”,知道欲望是如何产生、如何影响我们的行为,而后才真正明白如何理解正确和错误。所以不能真正深入的人,很难理解。学习佛法没有捷径,只有深入思维和实践,慢慢自会有所成就。
佛法的目的,是通过欲望的止息来达到心的安定。这个止息不是欲望的停止,不是心思的断绝,而是达到平衡后不做妄想,止是妄念的止,息是妄念的息。

回答4关于真言之类:
念佛号也罢,念真言咒语也罢,都是方法道路,但是需要在正确的方向指引下去进行。就比如,知道行路可以坐汽车,可以做飞机,也可以骑自行车、骑马、可以走着,但是如果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方向在哪里,那么你的汽车、飞机等等工具,甚至你自己的身体素质影响的脚力,其实都没有作用。
念佛号、念真言咒语,其实就是我们的工具,但必须明白自己为什么想解脱,如何认识解脱,也就是懂得一切的“因缘”,有了起点有了方向才会知道什么是终点,而这个时候,方法已经是次要的了。仅仅寄希望于真言咒语或念念不断的佛号,是不能明白脱离苦恼的。但是在这个“诚信”的行为过程中,确实可以增加福报。
再者,关于什么飞刀断千手之类的,是小说家言,当个玩笑罢了。

回答5,关于易经:
易,不过是中国祖先的一种统计学方法,是一种规律的总结,而后人将各种物和事进行重新的排演比对,所以说感觉包罗万象。这不过是对方法的解说和应用,因此不需要看做多神秘、复杂。只要自己的心、自己的智慧足够,任何人都可以做到通过某件小事情发现后面的规律,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易经开篇就说过,易者,变易也。也就是说,易,其实就是指变化,易经就是对变化的各种察觉。而根据佛法,一切事物都是有因有缘,而后有果,因和缘是事物产生和发展的条件,缘起观其实也是一种对变易的描述,自然也可以与易相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05
每个接触佛教的人,都曾经听说过所谓的“佛法三时”— —也就是将佛教的发展过程,分作“正法”、“像法”、“末法”三个阶段。所谓的正法所指的就是“纯正的佛法”,像法即是“不是佛法却又与佛法相似的法”。当像法出现时,正法就渐渐为人所遗忘,而末法就是指佛法将灭的意思。大多抱持三时看法的人往往乃以距离佛陀灭后时间之长短做为划分标准,将正像末三法时期,视为众生根机渐次低下的三个发展阶段,越是靠近佛陀时代的人,表示其根机越是锐利,而远离佛陀时代越远的人,其根机则越加愚钝蒙眛;尤其是处在五浊(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恶世的末法众生,越是昏愦无明。释迦牟尼入灭之后的印度,最初只有法灭尽的忧虑以及正法、像法之别:

过千岁后。我教法灭时。当有非法出于世间。十善悉坏。 《杂阿含经第640经》

而这里所指的非法,也就是世尊后来告诫迦叶的像法,因为像法一出,意味着正法的灭亡,然而正法的灭没并非一时之间发生的,而是渐渐没失的,其消长因缘在《杂阿含第906经》中这么描述:

迦叶。譬如劫欲坏时。真宝未灭。有诸相似伪宝出于世间。伪宝出已。真宝则没。如是。迦叶。如来正法欲灭之时。有相似像法生。相似像法出世间已。正法则灭。
譬如大海中,船载多珍宝,则顿沉没;如来正法,则不如是,渐渐消灭!如来正法,不为地界所坏,不为水、火、风界所坏,乃至恶众生出世,乐行诸恶,欲行诸恶,成就诸恶;非法言法,法言非法;非律言律,律言非律,相似法句味炽然,如来正法于此则没…。

而有关佛法三时的观念,我们发现在较为早初的杂阿含中仅提及正法千岁,后来阐述末法思想的经论中,有仅谈及正法的经论,也有谈及正法、像法的经论,而整个末法思想完备于讨论正法、像法、末法三时说的经论。根据南北传诸经中所说则略有不同:

1. 正像各五百年之说。 《大乘三聚忏悔经》

2. 正法五百年、像法千年之说。 《贤劫经》、《摩耶经》

3. 正法千年、像法五百年之说。 《悲华经》

4. 正像各千年之说。 《善见律》

大多数的经典中只有所谓正法与像法的说法,然而却独未提及末法,末法此一观念仅于《大悲经》中提到:正、像各千年,末法万年。

大悲经——僧众败坏、戒律放逸

末法象征着佛教的衰落,然而佛教的衰落决不能完全推之于五百、一千的宿命劫运,或是推之于魔王、外道。换言之,佛教徒也必然有些本身的缺点。当年‘阿育王传’的作者,看到印度的政治紊乱,战局残酷,塔寺被毁,僧众被杀;而佛教内部,从阿输迦王时代以来,各部派逐渐纷歧,教学者与行持者的尖锐对立,于是呼出正法千年、佛法尽灭的预言,来警告佛教的僧侣们。

民初佛教大士虚云老和尚曾经这么痛斥中国佛教的衰败:“秀才是孔子的罪人,和尚是佛的罪人。”这一句俗话,初听起来觉得这句话太过火。如今仔细想来却隐约能够领略当年虚老的痛心。唐代诗人杜牧,对于秦国并吞六国曾经这么写道:“亡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如果拿这句历史名言来改写,也可以这么说:“灭佛法者,教徒也,非异教也。”

末法时代佛之正法衰颓而僧风浊乱,有这么一段流行民间的顺口溜是这么描述:和尚娶老婆,尼姑嫁丈夫,袈裟变白衣,白衣居上座。这段顺口溜所描述的情状应出于《法苑珠林卷》九十八“五浊部”所载:

佛涅盘后当有五乱,一者当来比丘从白衣学法,世之一乱。二者白衣上坐比丘处下,世之二乱。三者比丘说法不行承受,白衣说法以为无上,世之三乱。四者魔家比丘自生现在,于世间以为真道谛,佛法正典自为不明,诈伪为信,世之四乱。五者当来比丘畜养妻子奴仆治生,但共诤讼,不承佛教,世之五乱。

而在大谈末法观念的《大悲经》持正法品第六中则有更为深刻、清楚的描述:

彼富迦罗跋帝王都。所有在家诸白衣等。彼命终已生兜率天。诸出家者悉堕地狱。何以故?彼不住戒不住律仪故。阿难。彼富迦罗跋帝王都。所有婆罗门长者居士等。当作是念。释迦牟尼佛之正法必当隐没。何以故。诸比丘等。于诸利养增上贪求。多毁禁戒其心散乱不乐闲林舍离禅乐。与诸四众数相往来破戒违道。共诸婆罗门长者居士等。亲友交通不相敬重。饮食花果迭相赠遗。不依律仪无有惭愧淫彼女妇。彼诸婆罗门长者居士等。见闻彼诸比丘作非法已。生大惊怖心甚忧恼作如是言。佛言正法可隐没耶。

这一段经文所惊见的末法乱像,实因出家者乱法而起,在《大悲经》教品第十四中,世尊更是悲痛告诫阿难法灭乱源,直指那些“诽谤正法寿命短促”者的恶行恶状:

我灭度后于未来世。法欲尽时最后五百年。持戒朋党正法朋党将欲尽灭。破戒非法朋党炽盛。诽谤正法寿命短促。众生坏时。法灭坏时比丘僧坏时。阿难。当于尔时惊畏恐惧。有诸比丘。不修身不修心。不修戒不修慧。彼等不修身戒心慧者贪着六处。何等为六。一者贪着钵。二者贪着衣。三者贪着食。四者贪着床座。五者贪着房舍。六者病瘦因缘贪着汤药。彼等贪求胜妙衣钵。乃至上好众味药故。更共斗诤迭相言讼。上至官司口如刀剑。互相诽谤迭共憎嫉。如是为彼衣钵饮食床座房舍汤药因缘。共相憎嫉心不纯熟浊心相向。

就大谈末法观念的《大悲经》来看,真正的末法是自教团内部腐烂败坏而来,而非外力所为——早期的僧团重于内省内求,而比较经文中的描述与今世佛教现状多么相符,今世佛子动辄“末法”挂口推说,然而却总缺乏应有的内省之心,迳自将此末法观念加诸于意见相左者身上,甚至以此偏颇的末法观点教导后学,如此的言行举止似更可应证经典上的显忧。

在《大悲经》教品第十四文末世尊体认到会有“贼住”、“魔作”之僧徒的出现,所以一再谆谆告诫弟子应当自皈依、法皈依,而莫求他灯莫求他归:

若我现在及灭度后。自然法灯自作法归。莫求他灯莫求他归。阿难。云何比丘自然法灯自作法归。不求他灯不求他归。阿难。若有比丘观内身。循身观勤精进。系念一心除世贪忧。如是观内身。循身观观内受内心内法。勤精进系念一心除世贪忧。阿难。是为比丘自然法灯自作法归。不求他灯不求他归。

莲花面经——狮子虫大啖狮子肉

近代中观佛教大家印顺导师在其著作《印度之佛教》提到宗教迫害或是政治迫害之摧残,并不足促使佛教灭亡,而后期佛教受到印度吠陀文化之熏染,则是促使佛教灭亡的致命伤。其中有段小故事提及魔王面对世尊的时候,宣布反佛教之决心,历举种种方法,世尊皆答以不能损正法之一毫。然而当魔王子最后这么说到:“吾将衣汝衣,食汝食,入佛教而行我旧法。”世尊听到之后瞿然而惊。换言之,外来的侵略或许削弱佛教的势力,但是只要佛子对正法有深切的认同与信心,佛教是不足以被毁灭的;而真正让世尊大惊者,则是乃是那些披着袈裟的坏法魔贼比丘,外若佛教,而实非法非律,在《增一阿含经》惭愧品第十八这么描述:

如来弟子贪着利养。不行于法。不分别法。毁世尊教。不顺正法。已毁世尊教。复不至涅盘道。汝今。比丘。当念法施。勿思欲施。便得称誉。多闻四远。恭敬于法。不贪财物。此则无有羞耻。

同时在北传《莲华面经》对于这一类的魔贼比丘的举止行为这么描述:

阿难。譬如师子命绝身死。若空若地若水若陆。所有众生不敢食彼师子身肉。唯师子身自生诸虫。还自啖食师子之肉。阿难。我之佛法非余能坏。是我法中诸恶比丘犹如毒刺。破我三阿僧只劫积行勤苦所集佛法。

然而佛教僧团的败坏,最令人担心的就是僧团领袖堕落。僧侣堕落只是个人问题,僧团大可以自行清理门户,然而僧团领袖堕落则会使整个僧团失去管束,集体败坏。又绝大部分堕落者热衷钻营权力,一方面积极建设自己的道场、强大自己的僧团、吸收无知迷信的信众,另一方面则违背戒律收取金钱,获取实质的资本;更有行为卑劣者,为了扩大个人声誉,任意编造身世,或巧施一些神通把戏骗取信众崇拜,大谈神秘主义诱人心向往之或是大布法会玩弄仪轨推说可消灾解厄,神乎其神;同时针对信徒惘然不知却又心仪佛教的心理,自称圣人,又到处授记臭味相投者,盗名欺世,败坏宗教。

而在社会教育方面,僧团领袖往往扮演着社会大众精神导师那样的重大角色,如果挟着本身对于社会的影响力,以教谋私,把信仰当作牟利工具,普通信众是无法做出判断的,而纯正的佛法则会因此与信众绝缘,信众对僧侣的虔诚迷信也就由此堕落为受人耍弄的愚昧。当僧团与大众集体堕落之时,将导致佛法传承整体中断,这也是佛教末法时代的来临,佛法不灭诚属难行道矣!
第2个回答  2010-05-03
佛法是心法,需要用心体悟,悟了之后哪里有六道轮回?哪有五阴炽盛之苦?何来脱离三界?这些都是为众生设立的善巧方便而已。关于证果,不知您心中的证果是什么概念,经典上说证果是为了“了生脱死”,可是本性不生不灭何来生死?若是为肉身而了大可不必,因为肉身早晚会脱,早晚会死。不用我们画蛇添足。若是说了法身的生死,更是胡说了。法身遍一切处:“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非断非常,非来非去”。是名清净法身。关于世尊与正法末法云云,论共相来讲现在确实是法弱魔强的时代,可是共相里有不共相,你自己不管他人如何修行,自己就是坚持按照世尊所说的百分之百实行,那你就是仍然住在世尊的正法时期明白吗?这就是万法唯心的道理。再来就是关于你的那个断掉恶习的方法有哪些?关于这个没有捷径可走,慢慢来,聚沙成塔。好好观照。观到观无所观的时候,就是安身立命之处,这是怎么回事呢?因为你能观是毕竟空,所观是毕竟空,能让你生出那个能观所观的佛性也是了不可得的毕竟空。断是断不了,只需当下只道这些都是自己幻化出来的不必执着就好,这就是“知幻即离,离幻即觉”比如你正在做梦,梦见你自己飞黄腾达,三妻四妾,但是你始终清醒的知道这只是个梦,那你还会特别的执着里面的情景吗?也就是说你知道这是梦的时候,你还会为梦里的高兴不高兴,烦恼菩提相而颠三倒四吗?会吗?而我们就是在自己的心梦当中不是吗,无论是烦恼或者菩提只要让你起烦恼就不对,因为烦恼本身就是个梦,就是纸老虎。有烦恼就是有无明,我们修行就是破这个无明,无明怎么破呢?举个例子这个例子已经讲给好多人听了,这次供养给你:“将无明比作黑暗,我们进到一所大的不能再大的屋子里,有灯但是你不知道开关在哪里,且不知道里面的物件家具怎么布置的,所以你不敢贸然前进,这时有人帮你打开了灯的开关之后,你顿时将屋里的一草一物看的清清楚楚,这时再把灯关掉,黑暗(无明)又回来了,可是现在你还会不敢往里走吗?当然不会,因为你知道开关在哪里对不对呀。所以开灯之前就是没悟,开了灯之后就是心灯照破了无明,这时虽然灯再关上,也无所谓了,是不是啊?所谓修行就是找到灯的开关。接下来是您说的那个咒语,咒语可以让人清净信心,因为不思善不思恶时是你真正的本来面目,咒语是帮你达到不思善恶的工具。当你不思善恶,不起心动念时哪有六道?哪有四圣?哪有佛?哪有众生?哪有得道?哪有证果?对吗?一切皆是为度生方便而起假名相,不要执着法相名词才对。再来:佛陀度生乃是应机而说,契机契理。没有什么根器高低,只是对症下药罢了。三七不是什么好药,可是对了症就是价值千金,就是这个道理。最后您说想听听对根器高的答案:“...... ” 看了吗这就是我供养您的答案,阿弥陀佛
第3个回答  2010-05-08
您好,在下有些拙见,望您只做参考。

其实,一切理论都应只当做参考,佛经是什么,是佛成佛前的领悟。
佛经是一种参考,我们应该根据佛经开始自己的领悟之路。
我回答的又是什么,我的领悟,我可以藉此走上我的领悟之路。走上我的修行之路。而我的回答,您便也只做参考即可。

末法时期并不是不能得正果,脱六道。
末法时期,只是指佛不再渡人,而是要自己渡自己。
不同的时期里,佛以不同的佛经佛理渡人。
正法时期的佛经佛理最难,却可以最直接的渡人。是最精辟的佛理。
然而,因为难,众生难渡,轮回不休。
于是开始进入末法时期,末法时期的佛经佛理不同于正法时期。
简易了,而难在哪里,难在精通佛经也修不出去。
领悟不了佛法,熟读佛经又如何?
末法时期。
佛不再与三界众生有任何直接的联系。
然而,众生依然可以修行,修出三界,修出五浊恶世。

《易经》是什么,是一部天书。
是人与天交流的密码。是人与佛联系的关键所在。

佛法包罗万象,佛法可以包容所有。
万象不属于佛法,佛法可以包容万象。
万象不尽然是佛法,但佛法可以尽然化作万象。

佛教是万象之一。
佛教是传播佛法的媒介。
佛教不尽然都是佛法,但佛法可包容佛教。
佛教传达的是佛法与佛理。
而你所认为的佛教的末法时期,便是佛法在三界的末法时期。
注意,是在三界的末法时期。

佛法是万象,佛法在三界的末法时期就是万象的末法时期。
这样讲能懂么?

《易经》是密码。是与天联系的密码之书。

为什么有人精通佛经佛理却没修出去?
就如一个成绩优越的高考生,他的分数线达到了重点大学的录取线。
可是他联系不到学校,找不到地址,再高分也徒劳。

《易经》便是钥匙,是密码,为你打开一条通道。
让你与你的老师们联系,让老师们为你指引路线,等你成绩合格后,你就能到达了。
第4个回答  2010-05-04
宇宙万法随业力而运转,佛法是生灭法,也一样随众生业力、因缘而生灭。

据说释迦佛的法运是一万两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也有人说正法五百年,像法一

千年,末法一万年。

根据《像法决疑经》、《大集月藏经》等诸大乘经典,将佛教法运分为三期,即正法、像法与末法。每一

期法运各具特点。经云:“正法一千年,持戒得坚固;像法一千年,禅定得坚固;末法一万年,念佛得坚固。

”又云:“末法亿亿人修行,罕一得道,惟依念佛而得度生死。”正法、像法、末法,这皆是众生的业报所感

现的。正法时代,古人的福报广大、深厚,智慧也高,地里的水犹如牛奶那么有营养,每一处的水皆是如此。

等到像法时代,所喝的水就没有那么营养美味了。现在是末法时代,所喝的水,不仅没有营养,还都含藏着很

多种的毒质。

从佛法原理上讲,这种划分不是绝对的,是根据众生共业、众生心念的特征而划分的。所以,是相对的。心正

,则正法现前;反之,心邪,则魔法现前。依佛陀教诲奉行,就是正法;随顺自身业力,就是魔法。所以禅门中有句话说:「日日是好日。」既可说:「日日是好日。」则谓之为:「天天都是佛诞日。」就是这个意思。

从正法、像法与末法最初之定义——以众生发心学佛的因缘与其所修学之法门,来分辨何为正法、像法与末法?则我们将有较明确的指针:

一、正法:所谓「正法」,乃以发出离心、发菩提心而来学佛的。我们都知道,释迦牟尼佛因为见到人生之中,有生、老、病、死等种种痛苦;于是为了替众生寻求一条解脱之道,而发心修行。因此,所谓发出离心者,即是要发厌离生死痛苦和迷惑烦恼之心。其次,发菩提心者,「菩提」就是觉悟的意思。要觉悟人生为何有很多痛苦?这些痛苦的根源在那里?又要用什么方法才能将之消除?

痛苦的根本,依佛经所说,乃源于众生的我见、我爱。因此,灭苦的方法,乃在于放下对自我身心的执着。一个人若愈自私自利,必然愈痛苦与烦恼;相反地,若能从小我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则能消除烦恼而得到自在。因此要修行,首得弃除我见之根本,及放下对身心我所的贪恋与执着。

由是,正法时代所常用的修行法门,乃以「四念处」为根本。而四念处就是体观我们的身心,是无常、非乐、不净、无我,虚伪幻化;因而产生厌离心。若能由此而心无所倚、无所求,即能自在。这也是说,如果我们能以发出离心、菩提心为学佛之初衷,更以弃除我见、贪欲而修行;则即使在离佛世已二千五百多年的今天,还仍是在正法的时代里。

二、像法:「像」就是外表虽有模有样,却无其精神内涵。这是说,像法时代的众生,并不是从发出离心、发菩提心而来学佛的;只是依随着自己对三宝的情感而来亲近三宝,而来修学佛法。譬如有些人,原不觉得人生有什么痛苦,因此,也不费心于求解脱;但是当他到了寺院,觉得那里气氛很好,满清净安详的,于是慢慢的也就亲近三宝了。也有些人因见到出家众时,觉得他们很慈悲、宽厚,于是也渐走上学佛修行的道路。有些人从小在佛教家庭中长大,于是耳濡目染,不自觉也成为佛教徒了。更有些人因希望在生命中,能寻找个归宿、寄托或强而有力的保护者,所以也寻到佛教里来了。

以上的信众,虽也在寺院或佛教团体里,口中跟着大众,谈着「空」、「无我」的道理;身体也和别人一样,勤苦地诵经、念佛、打坐、礼忏。但是佛教的一切法门,对他们而言,其实并不受用;这是因为他们最初所发的心,并不和佛法相应。真佛法要以出离三界、解脱生死为初衷;但以上信众乃以「情」为出发点(为对三宝的情,而非世间的情)。所以外表虽有模有样,内在的精神却和佛法不相应。因此,像法时期,虽修行者众,但证果者却很少!

三、末法:「末」就是枝末的意思。以一棵树为喻,正法如其根本;像法如其枝干;而末法者乃末梢也。在末法时代的众生,更不再发出离心与菩提心。这些人皆只为现世的安乐而修学佛法,所以在末法时代,很多人特别喜欢谈感应,唯希望佛、菩萨多给自己一些甜头。他们绝不用心于如何消灭我见、我慢,而只努力于自我价值的肯定与增长。因此,在末法时代中,虽例行的「法会」仍很多,却是有「会」而无「法」。

这也就说,在末法时期,多数人唯把三宝当成护持现世安乐的工具,而非真心地欲修行解脱。所以在二千五百年后的今天,为什么很多人愈修行愈着魔呢?主要是因为他们最初的发心,即和魔相应。这种以欲望、贪婪之心而来修行;则欲之所在,便是魔之所存也。所以着魔,并非外面有个魔来让我们着,而是我们本身就是魔!

综上所说,正法、像法与末法的分别,乃是以我们的发心和行门而作考量;至于时间的五百年、一千年或二千五百年,并非重要的因素。

至于易经和佛法的区别如下:

佛教讲因果,因果是宇宙的平衡法则,万事万物都被因果所支配,深明因果就可以趋吉避凶,可以从因果的根源上改变此生的命运,甚至未来世的命运。

周易讲数理,运用一定的法则推演出即将发生的事情,只能看到结果,不能知道原因,所以治标不治本,最多可以作为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