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小企业做大

如题所述

产品烧光了,叶子没了,但它的品牌还在,根还在,因为可口可乐的“根”很深,所以它可以做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所以,我认为小企业要想做大,就必须创出自己的品牌。 对于以上的种种现象,很多人都把问题归结到了“品牌”身上,而且提出了诸如没有品牌一身轻,品牌没有核心价值,产品没有差异化,危机公关不到位等等观点,试图解开这些问题的核心密码。虽然各有各的道理,但我认为,一个核心的问题我们还没有搞清楚,那就是,中国的企业必需做品牌,而且必需做出有“品牌差异化”的品牌,而不仅仅只停留在产品差异的层面上,这才是中国企业保持持久竞争力的唯一出路!自添标题0自添标题: 品牌是根,而我们却总拿叶子说事儿 品牌差异化与产品差异化有着本质的不同,鼓吹品牌无用论与品牌奢侈论的观点,无疑都是从品牌的上层,即产品层面为出发点的,如果把品牌看成是一棵树的话,那就是在拿叶子说事儿,而忽略的品牌的根。 可口可乐,从来不讲它的口味如何,有何种何种功效之类的话,因为他们知道,那还只是叶子的层面,经不起风吹草动,所以他们大谈特谈运动与精神,以此来形成真正的品牌差异化,在本质上与根上就与众不同,当这些上层建筑的精神上的东西渗透到消费者的心里时,就形成了有价值的“品牌差异化”,一旦形成气候,竞争品牌也就很难撼动其品牌地位,于是,一个真正的品牌就这样炼成了。 再仔细看看,几能称霸全球的称得上品牌的,几乎都具有绝对的“品牌差异化”,百事可乐的新一代精神,耐克的运动精神等等,都是在拿品牌的“根”讲故事,于是把品牌做成了一种精神与文化的象征,渗透力增强了,就成功了,于是把鞋子打上了“耐克”的标志,价格就上去了,就这么简单。 “叶子”论,将把我们拖进随风而逝的深渊 如果我们总是站在“叶子”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鼓吹品牌无用论与品牌奢侈论,去搞个差异化的产品,炒个差异化的概念,而不从根部着手建设一个品牌,那么这个产品无论是贴来的也好,买来的也好,做出来了也好,都必死无疑! 再看看今天的市场,各大品牌之间的竞争,又是从哪里开始的呢?基本都是从产品层面开始的,产品的差异化有限,所以到头来你打我,我打你,拿价格开刀,甚至再拿一个不相关的概念做引子等等,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如果没有根,没有一种上层的精神,即便推出后冰箱时代,会说话的冰箱,有氧气的空调,专门为小孩子做的冰箱,竞争对手也一下子可以跟进,这些产品层面都只是叶子罢了,没了根,有了一个好的产品概念,也不能形成真正的优势,到头来,也只有拿价格与利润说事儿的份了。这就是不重视品牌,不重视品牌根基建设的恶果! 把根留住,寻求出路 品牌差异化不仅仅是产品层面,而是指品牌的根基的差异化,是品牌文化与品牌精神的差异化,前者是做产品赚钱,而后者是做品牌赚钱,依据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赚长久的希望与长久的利润…… 舒肤佳做了这么多年,它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本份,而其倡导的“除菌”,几十年来,都不曾有一丝变动,他们知道,这是他们的根,是品牌不断发展与壮大的核心,变不得! 前段时间,看到某保健品牌,忽然改换了风向,本来是卖给学生补脑的产品,一下子改成了老年保健品,一下子“长”了几十岁,哪来的根呀?换了个叶子好办,但这样能形成持续的核心竞争力吗?“大红鹰,新时代的精神”改成了“大红鹰,胜利之鹰,”一下子把消费者从精神领拉到了探讨胜败的是非之地,根在哪呀?消费者迷糊了,找不到根了,这和把耐克改成“耐克鞋,新一代的选择”有什么不同? 所以,要做品牌,要做真品牌,就不能朝三暮四,要沉得下去,不要鼓吹品牌无用论,更不能只拿叶子说事儿,建立品牌的根吧,这样才能让品牌成熟,壮大,才能从卖产品跨跃到卖品牌的台阶上,才能长久立于不败之地! 有了根,穷富都可以做品牌 其实很多人对于品牌的理解都有一个误区,认为只有知名度很高,投入大把大把的钱来运做的,才叫做品牌,错了!只要明白了“品牌差异化”这个理儿,找到品牌的根,无论大小,都可以成就一个真正的“品牌”。 我们的很多企业认为,做品牌是一个浩大的工程,即费事儿又麻烦,还不如选个好产品,提高知名度,赚点快钱就行了,大不了我再换一个品牌,重头来过,殊不知,他们这样做,实际上是进入了一个误区,在品牌与非品牌之间,进行着无耐的重复劳动,一旦有什么风吹草动,建立起来的一点资产就会如流沙一样消逝,而如果掌握了顺势让品牌风声水起的好方法,打造品牌差异化与品牌的核心价值,结果可能会大不一样。 没有了“品牌差异化”的品牌,就会停留在比较表现的竞争,各行各业的价格战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海尔做得不错,“海尔,真诚到永远”,海尔精神与海尔文化,已经具有了一些品牌差异化的味道,商务通的“科技让你更轻松”也不错,商务通起家时间很短,但它却把科技与轻松的品牌差异化树立起来了,如果从纯品牌的角度上来讲,我想它要比联想的“联想走近你,科技走近你”要硬朗得多。 所以,从商务通与联想来比较,一个真品牌不一定要在呼你投入多少,关键是找到了方向,找到了根,做到品牌差异化,小企业照样可以做品牌,用品牌赚钱,而不仅仅是产品。 品牌无用论之三大怪现状 第一大怪现状:价格战的背后,是品牌无根的表现 第二大怪现状:贴牌的背后,是寻根的开始 贴牌生产,实际上是寻根的开始,也就是说,当你握着从别人的生产线上出来的产品时,你所拥有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品牌,是品牌文化与品牌精神,如果连这些你都掌控不到,那你也必死无疑。 第三大怪现状:短命,短命,短命,那是叶子遇到了根 品牌是这样炼成的 从上图可以看出,在炼就品牌的过程当中,如果差异性大于相关度,那么该品牌就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所谓相关度,是指品牌无论是在精神方面、文化方面还是产品本身,都必需有自己的差异化优势并保持它,同时要与消费者相关,如耐克的运动,舒肤佳的杀菌等。如果差异化小于相关度,那么品牌就没有了特点,从而进入了价格战!现在的很多家电品牌就处于这个位置上,即便有些推出了差异化产品,但还不能归结到品牌层面。 一个优秀的品牌,消费者一定是对它有所关注与评价的,比如好感度、美誉度、忠诚度等等,如果一个品牌虽然具有很高的知名度,但消费者已不再关注它,就会进入评价小于认知的层面,很多短命的品牌就是这样形成的,虽有很高的知名度,却渐渐进入了困境,直至退出市场。 随着竞争品牌的多元化发展及“me-too”跟随品牌的加入,产品的差异性会越来越小,这就需要我们在品牌差异的层面上,大做文章。而品牌无用论与品牌奢侈论,也必将随着竞争的深入,被丢到历史的垃圾箱里。品牌不是魔鬼,品牌的打造也不如我们想象得那样复杂,思路决定出路,只要认识到位了,方向找对了,打造出一个真金品牌,我看不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18
现在很多新兴的小企业要想快速的在市场上站稳脚跟,除了与企业营销策划公司合作制定相应的发展策略之外,很多企业都会选择制造热门话题,这样可以吸引消费者的视线,提升企业的知名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助力。而还有一种方法就是借助大企业靠位,与大企业相联系产生更多的话题,这样也能达到不错的效果。那么借助大企业靠位的方法有哪些呢?
1.联合靠位。联合靠位就是说和其他行业的老大进行联合活动,让人自然而然地产生你也是老大的印象。这里关键的一点是,你要选择与自己行业不同的几个行业龙头企业,而不是选择和自己同一个行业的。而且你也要准确地瞄准哪些品牌是老大,利用公关手段联合企业搞活动。这种组合出现的次数多了,消费者就会感觉原来这就是这几个行业的老大,而你的品牌声誉也凭借着其他的龙头企业上去了。
2.圈子靠位。圈子靠位针对的是和自己同一个行业的品牌。类似于联盟一样,把几个品牌圈在一起,大家合作,聚集力量,互相借势,一起发展。比如把几个不同卖点的比较出名的品牌组合起来,封号为“四大天王”之类的,就会让消费者有了深刻的印象,进而提高了原创品牌的度。
3.捆绑靠位。这里的“捆绑”就是捆绑自己行业的老大,高姿态展示自己,借助老大的名声进入一线领域。比如蒙牛就是用了这种方法。蒙牛在创业早起并没有什么影响力,当时伊利是更牛的。蒙牛的营销概念就是我们做,伊利是更。其实它哪里是老二。但是伊利也没话说,因为我夸你,你是肯定不会有意见的。蒙牛一度用这种方法超越了伊利。
4.视觉靠位。很容易理解,就是针对老大的产品以及品牌视觉形象,来设计自己的产品和品牌,让自己的产品和形象与老大的成为一对儿,让消费者觉得你们两个品牌是相互联系的,你的实力或许不会差到哪里去。就这样就提高了消费者对你品牌的信任度。
5.地区靠位。细分不同的地区,成为某个地区的品牌。这种方法类似于抢位,但是相比起抢位来说有没有那么激烈,比较适合实力比较微弱的企业。
虽然一些实力较弱的小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很多的难题,但是可以借助一些可行的方式来提升企业的知名度,这样可以使企业的知名度得到提升。但是在进行靠位的时候,要避免触及到底线,否则会给企业带来不好的影响,限制企业的发展。
第2个回答  2021-07-08
生意做大不容易,那需要大胸怀、大格局、大视野,这是性格决定的。

但生意要做好还是很容易的,因为即使是很小气、没有啥胸怀的人,只要掌握营销获客方法,比如全网获客,就能把生意做的很好,他就不会缺生意。

有一部分人有钱后,接触人的层次越来越高,视野和胸怀也会变得宽广些,这些人如果懂盈利模式设计的方法后,也很有可能把生意做大。

什么样的人生意做不好呢?既没有大胸怀大视野大格局,也不懂营销获客和盈利模式设计,那就麻烦了,公司一直半死不活的、业务不稳定的、生意越来越差的,基本上都属于这类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