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德山记的全文翻译

如题所述

译文
明神宗万历三十二年甲辰(1604)夏天,我和僧人寒灰、冷云、雪照以及居士张明教、 小僧习之、弟弟小修,到荷叶山避暑,相约在秋天凉爽之后去德山游览。到八月上旬,暑气 渐弱,小修去了黄山,我恰好碰上有一便船,就与几位僧人一道启程。十四日,从孟溪开船, 十五日夜晚,船行在马湖上赏月。马湖同洞庭湖相连接,水光千里,平生赏月,就算这次惬 意痛快。 十七日清晨,到达德山下的老龙潭,从江上远望德山就像拳头大一个石头,略微可见青 葱的树林。停船上岸,沿岸行进,有一条曲折的小巷,崖岸边林木的绿阴遮蔽了天日。有一 座小山,像一个翻扣的锅子,完全被树林遮蔽,树根外露像瘦骨伶仃的手臂。攀着石壁而上, 两座山峦之间是一条溪沟,前面是茉莉夫人鬼宫道。建有佛塔的院子就坐落在溪沟后面,背 靠高峰而面对层层上升的崖壁,众多的古树青翠而茂盛。禅院内外都是田地,两座山丘好似 出于礼让而避却,开始退一步是溪涧,接着是禅院和田地,最后退一步更为突出,地势更加 平坦,两座山的气势更为舒展,这里修上了僧人居住的房舍。进入寺门,有很多的古杉和松 柏,殿堂高大宽敞,佛像也特别高大,就像阿房宫的遗址,看到的人都知道它不是汉代以后 帝王居住的地方。从大殿旁边向右拐,有很多姿态美妙的箭竹,幽深的山崖都被遮挡。转弯 上坡,就是孤峰顶,顶上有善卷坛。山崖上桂花盛开,芬芳的香味弥漫满山。有几间破房子 架在上面,让人扫兴,几乎要下山,然而看到善卷坛上的情景,又使人兴致盎然。从烈日下 张望,望了一会儿又找树阴躲避,躲避了一下子又再往前走,水光映衬着翠峰,四面如画的 风景尽收眼底。假如有一位眼光独到的雅致之士,能够撤掉山上那些破房子,隔那么远建一 座亭榭或者带栏杆的轩阁,那就会成为德山的绝佳景观。然而山中精致优美的地方,寺庙的 僧人大多没有到过,即使到了也体会不到它的妙处。我同各位僧人寻遍了山中的奇景,像三 桂林那样幽静宽敞的地方可以建房舍,青莲庵左边的山崖上可以建亭子,法堂西边僧人居住 的静室旁,那有许多方竹的地方可以修建高台或楼阁。不说这里的幽深静美,那山中上百围 古樟树,尺围粗的大竹子,也不是别处所能看到的。德山后头面对太阳山,有空旷宽阔的空 间,沅水江流在跟前泛涨,那城墙、田野和村舍尽收眼底,山林间蒸腾的雾气随荡漾的水波 漫出,假如开发出来修建房屋,可以成为著名的大型寺院。倘若德山的佛法之道有再度兴盛 之时,这里应该不仅仅是一座过往僧人歇脚的驿站啊。 上德山两天后,登临观赏大致完毕,两位龙先生用船载酒来饮,快乐极了,整整聚饮三 天三夜后才罢休。分别之后高温天气骤然来临,于是暂歇德山,与同游的僧人讨论禅理,欣 喜快乐的心情无法形容。直到九月六日,才进常德城回访两位龙先生。德山本来是唐代宣鉴 禅师舌战论辩的场所,风吹树林的声音和流水的声音,似乎还在争相演绎那铺陈辩说的场景, 瞻仰他的遗像,也不知不觉受到启发而谈锋顿显犀利。两位龙先生,年纪大的是举孝廉的君 超,小一些的是任职户部的君御,同我们兄弟有老交情,都是奇伟的名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