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说的“秋后问斩”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秋后问斩”就是古代的犯人们都要在秋天的时候处斩,因为秋天比较萧瑟,适合处斩大奸大恶之人。

在古时候科学文化比较落后,人们不能正确解释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某些现象,所以他们就认为世界上有鬼神存在,所有的事情都是由鬼神来支配的,所以他们做的事情一切都要符合天意。因为春夏季节万物复苏,到处充满了生机。

这个时候杀人非常不好,如果强行在这个时间斩杀犯人,那么一定会违背天意,最终会受到惩罚。所以古代的统治者们就把犯人们问斩的时间定在了秋天,这个时候万物萧瑟,非常适合惩罚凶手。从西汉到清朝末期,一直沿用这种秋后问斩的方法来惩罚坏人。

直到清朝灭亡这种制度才被废除。也正是因为古代的刑罚都在秋季,所以也就有了秋后问斩的这种说法。古代的法律比较严苛,只要犯了稍微重一点的罪责就要进行问斩,而且没有活路。就算是一个小小的县官也有问斩的权利,虽然这样有效的维护了社会的治安,但是也造成了滥杀无辜的乱象。

秋后问斩,《魏其武安侯列传》是司马迁《史记》中的名篇。作品叙述了魏其侯窦婴和武安侯田蚡(fen)之间的矛盾斗争,既曲折地反映了汉武帝(前140~前86)与其祖母窦太后、其母王太后之间的斗争,也深刻地反映了重黄老刑名的西汉初期,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西汉中期过渡的复杂激烈的斗争。

《 魏其武安侯列传》是 司马迁《 史记》中的名篇。作品叙述了魏其侯 窦婴和 武安侯田蚡(fen)之间的矛盾斗争,既曲折地反映了 汉武帝(前140~前86)与其祖母 窦太后、其母 王太后之间的斗争,也深刻地反映了重黄老刑名的西汉初期,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西汉中期过渡的复杂激烈的斗争。

虽然同是外戚贵族,但是 窦婴凭借赫赫战功获得了爵位,田蚡以裙带关系平步青云。 窦婴为人正直、忠于汉室、不贪钱财;田袜则善于权术、 专横跋扈、贪婪骄奢。结果因 汉武帝依违其间,不主公道, 窦婴遭田蚡陷害,终于在元光五年(前130年)十二月(农历)的最后一天被田蚡杀头示众干 渭城。田蚡之所以急杀 窦婴,是因为按当时制度,春季不宜用刑,甚至可能遇赦。这就是古代的“秋冬行刑”的制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9

秋后问斩是指将罪大恶极的犯人留到秋天的时候进行问斩。

1、秋季拥有肃杀的氛围

因为古代人传承于天人合一的道家思想。认为春夏季节是万物正在疯狂生长的时间,是一切事物开始的萌芽,这个时候斩杀犯人是对天地的大不敬,是不允许的。沙丘中机械就不一样了,秋冬季节,都是一片萧萧瑟瑟的氛围,凌厉的肃杀之气环绕在这两个季节之中,在这些主杀的季节之中问斩是顺应天地顺应自然的。

2、人应顺应天意

在古代的时候,人们将天地与自己划归为世间的三灵,雨天是相同的,所以应该顺应天数,天主张怎么做人也就应该主张怎么做。什么季节做什么事都是上天所安排好的。春天万物复苏赏赐万民安抚万民都是这个季节该做的事,而秋季则是查办犯人的好时候。

3、五行之法深入人心

而五行存在于万物的说法也与秋后问斩有着千丝万理的关系。五大元素,而秋天则是属于金元素的,金元素主的就是杀伐。他代表着铁血。与战争。因为秋天将之前正在生长的所有事物都停止了,气候下降,枯叶飘零,这与杀伐相关联,所以秋天属金。所以秋后问斩不会触犯五行的规律,也不会触怒上天,给人们降下无法承受的灾难。

4、避免冤案的发生

儒家的思想与秋后问斩之间也有着微妙的关系。在古时候,问斩代表着当时最严厉的惩罚,是不可逆转的。但儒家思想的仁爱,和上天的不喜杀生,为他们留下了一些对世俗世界留恋的日子。这个世界一直要到秋天,要经过秋天的会审,与皇帝的肯定才能真正的问斩。这样,既不会违背上天的意愿也能减少冤案的发生。

第2个回答  2019-09-19
“秋后问斩”就是古代的犯人们都要在秋天的时候处斩,因为秋天比较萧瑟,适合处斩大奸大恶之人。
第3个回答  2019-09-19
这是要讲犯了死刑的犯人在秋天进行问斩的意思。古代一般不会立即执行死刑。
第4个回答  2019-09-19
秋后问斩的意思直到秋天以后统一砍头,因为那个季节比较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