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惠王死后,张仪为什么没有像商鞅那样遭受清算?

为什么没有像商鞅那样被清算?

战国时代群雄逐鹿,纵横家们凭借三寸不烂之舌四处游说,这其中最显要的人物当属主张“连横”的张仪,与主张"合纵"的苏秦。张仪主张"以横破纵",主张秦国采取"远交近攻"的外交策略,瓦解苏秦所建立的六国抗秦联盟。他凭三寸之舌戏弄天下诸侯,变六国合纵抗秦转变为连横亲秦,为秦国灭六国、统一天下打下了基础。

商鞅(约公元前395年-公元前338年),是战国时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法家代表人物,通过变法使秦国成为富裕强大的国家,史称"商鞅变法"。商鞅为秦国做出了极大贡献,然而在公元前338年,秦孝公逝世,其子秦惠文王继位,商鞅因被诬陷谋反,战败死于彤地,尸身被带回咸阳,处以车裂后示众。

张仪(?-前309年),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在惠文王在位时,因为慧眼识珠、任贤用能、甄拔人才,张仪被得以重用。秦惠文王重用张仪连横破合纵,是他一生中最大的亮点。后秦武王即位,武王重武好战,有问鼎中原之志,于是不喜“只逞口舌之力”的张仪,而又有许多大臣进言:“张仪不讲信用,反复无定,出卖国家,以谋图国君的恩宠。秦国一定要再任用他,恐怕被天下人耻笑。”还好张仪已经早早想好“退身之策”,离开秦国回到自己的家乡魏国,避免了和商鞅一样的下场。

由此可见,商鞅与张仪下场如此不同,关键在于两人性格不同,商鞅刚强不屈,而张仪六面玲珑,早就为自己想到退身之路,实在才智敏捷。因而下场不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2-02

我来说说,为了说明,把张仪、范雎、商鞅一起对比.

商鞅、范雎[jū]、张仪有两个共同点,他们都是从魏国出来的人才,他们都做过秦国的相国,而且是三位巅峰级的相国。

商鞅在秦孝公时助力秦国变法,让秦国崛起而扩充。张仪在秦惠文王时连横六国,破坏公孙衍的合纵,解决了秦国的“生死局”。范雎在秦昭襄王时提出“远交近攻”策略,从此让秦国打下的每一寸土地都纳入国土,加快统一步伐。

三个人虽然对秦国做出了极为巨大的贡献,但是命运的归属却截然不同。商鞅最终被逼叛变造反,死后还被惠文王车裂示众。张仪虽然连横计划先成功后失败,但看破局势举动出任魏国相国,病死在当地。范雎呢?因为受到举荐恩人的牵连,他卸任相国,病死在封地。

三人中,只有商鞅死的悲惨,不得善终。是什么决定了他们的命运?

司马迁在《史记》中评价商鞅,因为他天生刻薄、少恩德,所以不得善终。其实不然,这一切都是因为:性格决定命运。

商鞅是一名固执的执法者。他固执的性格造就了一名优秀的法律工作者,也把法律在秦国落实得淋漓尽致。他知道严格执行法律会得罪人,全面施行会触碰别人的利益,但是法律就是要平等,就是要实行到底,这才能叫做法律。

商鞅就是俗话说的“一根筋”。

张仪是油嘴滑舌的说客,他的一生全靠一张嘴打下江山。从楚王那里骗六百里土地,事发后还成功从楚王手里跑路。一张嘴让搅得六国“魂牵梦绕”、“云里雾里”,这就是他的能力。

张仪就是俗话说的“赖皮”。

范雎是一名谋士,他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和一生忠诚报效昭襄王。当他想继续报效秦武王时,武王却不吃这一套。他一生睚眦必报,恩怨分明。他虽然辉煌,却从没亏了自己的心,一切释然坦荡。

范雎就是俗话说的“阴狠”。

说完他们的性格,再回头看看他们的性格是如何决定结局的。

固执的商鞅在秦国得罪了太多的人,不论是秦国贵族还是太子、公子,不论是魏国高层还是秦国中层,没有一个人喜欢他的。一根筋的商鞅仅仅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持,虽然这就够了,但孝公一死,他注定毫无退路。他没有张仪的油滑,为自己留好后路。最后的时刻,他很慌张,无法接受这个现实。为秦国奋力一生,现在为什么还要被追捕?他固执地认为,只有两条路:回熟悉的魏国或者在熟悉的秦国寻找机会。

他为什么不去韩国?为什么不带兵闯过边界去楚国?为什么不乔装打扮再去燕国?

商鞅太固执了,这种有些病态的固执让他“一根筋”的觉得:世界上只有秦国、魏国,其他国家他去不了也活不下去。

还有一种最大的可能,商鞅在魏国拒绝他入境后有了一个新的想法:

他想以自己的死验证自己的“法”。让“商君之法”留名,让自己留名。

如果秦王杀了商鞅,什么名义?以叛变的罪名杀商鞅全家,商邑一起叛变的人都要连坐获罪。这就是“商君之法”最好的应用,这也是秦国用法治国最好的证明。

如果秦王不杀商鞅,那么这些公子贵族、秦王将相谁不是恨他入骨!不杀他?让商鞅活在这些人的眼前?多么气人!别人不知道,公子虔被商鞅割掉鼻子,嫌自己丢人,在家里憋了八年不敢再出门。如果商鞅不死,公子虔肯定会疯!

在这种可能下,商鞅是开心的、快乐的。他骑在马上,带领着家兵,脸上带着笑,冲向那“商君之法”训练出来的强劲秦军。

商鞅的死就是商鞅的生,换句话说:他被车裂就是凤凰的复活。

商鞅以自己的法重新存活于世。

以商鞅固执的性格,这种原因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再说张仪,他得善终,因为他运筹帷幄多年,虽然他喜欢昭襄王,愿意忠于他一生。可是一旦昭王死了,张仪会有无数种退路,不论去哪个国家,一张嘴就能活得潇洒自在。他去魏国,这只是其中的一个选择而已。对于张仪来说,遗憾的只是自己的“知己”死了,而新的君王与自己真的说不到一起。

范雎得善终,因为他“阴险狠辣”。对自己有恩的,范雎都帮助、举荐。对自己不好的、影响自己前途的,范雎一个也没放过。诬陷他的须贾,范雎当众给他喂马饲料,颜面扫地,再无作为。迫害他的魏国相国魏齐(这个人的名字叫做:魏齐),两个大人物想救都救不活,最后被逼自杀。劳苦功高的白起不喜欢范雎,将来肯定是祸害。虽然范雎没有直接杀他,但从中进行助攻不少。

阴狠的范雎知道自己不论什么结果他都不害怕。他已经没有敌人,对他有仇的都死了或者残废了,剩下的只有他对别人的恩德。虽然没想到郑安平和王稽两个他施恩的人叛变,但是范雎的退路已经自然天成,他注定不会惨死。

性格决定命运,自古使然。三位秦相都以自己独特的人生为秦国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值得令人钦佩,也值得让人深思。

参考资料:《史记》

第2个回答  2020-02-24
第一商鞅变法触犯了秦国老氏族的利益;第二嬴驷初登王位为了缓和和各方的关系,巩固自己地位,为以后彻底解决甘龙杜挚一党做准备;第三商鞅确实是谋反了,作法自毙!自古变法的大多数都没有好的下场!
张仪是名家、纵横家,没有涉及变法,只是对国家战略提出意见!没有深仇大恨的的政敌,最多只是权位之争,而张仪又急流勇退,抽身离开,终得善终!
第3个回答  2020-02-07
时代背景吧。
商君为秦国变法,触犯太多旧贵族的利益,战国以来变法者,大多没有好下场,更何况嬴驷不得已杀商君以引起老氏族之乱,以彻底剪除复辟势力。
而张仪为秦奔走,树敌并没商君多,且急流勇退。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谢谢。
第4个回答  2019-09-26
因为大臣们对新登基的秦武王说了许多他的坏话,秦武王就没有重用他,之后他也回到魏国去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