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到底指的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孔子在历史上,是推崇恢复“周制”的一位人物。而当初春秋各国,都在抛弃周制,追求大一统的“法家化”,所以孔子说现在是“礼崩乐坏”。我们现代教科书上的历史观,往往强调一种“先进战胜落后”的逻辑,所以我们通常认为,周是比秦更落后的一个时代。但是只要对历史有些课外了解的朋友,可能就明白“后来的必然比前面的更先进”是多么不可靠的一句话。历史上有很多次“野蛮战胜文明”的情况,比如说宋人,就不比金国人野蛮,但他还是被取代了。孔子在春秋战国时,也经常认为“今不如古”,说现在“礼崩乐坏”,这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推崇“周制”,认为应该以血缘亲族为纽带管理社会。孔子经常说自己是“述而不作”,就是说自己只是复述一遍当初周朝的那些政治制度和观点,而没有另加创新的意思。而周朝的政治,就是一种以“小共同体”为本进行治理的政治。所以孔子所代表的的原始儒家,他们认为“亲亲高于尊尊”,简而言之就是孝敬父母,比尊重皇帝更重要。所以儒生应该“为父绝君不为君绝父”,不能为了皇上背叛父亲。

而春秋战国时的各国,都在努力的朝“大共同体”,也就是“法家化”靠拢。春秋各国,为了战争的需要,都在努力的将自己的政治制度转向“大共同体”,也就是以国家的形式管理社会。这样的制度下,就一定要求你要“为君绝父”,大义灭亲才可以。后来发展到成熟的秦制,更是到了一个丧心病狂的程度。不要说你不能为了父亲背叛皇帝了,甚至也不是为了皇帝要背叛父亲,法家认为你要为了皇帝杀爹杀妈才可以。所谓“亲亲则别,爱似则险,民众以别险为务则民乱”。国家以“大共同体”为主,就是强烈反对周制,抨击儒家的,孔子才会灰心的说,野蛮战胜了文明,现在可真是“礼崩乐坏”。

所以,孔子说的“礼崩乐坏”,就是春秋各国抛弃了周制的“小共同体”,去追求法家化的“大共同体”这么一个过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