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之令既具,未布.....翻译依稀:恐、乃、卒、怪

商鞅之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己,乃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之北门者,予十金。民怪之,莫敢徙。复说:“能徙者,予五十金。”有一人徙之,辄予五十金,以明不欺。卒下令。
翻译:
恐: 乃: 卒: 怪:
现代文翻译:
1.民怪之,莫敢徒。
2.能徒者与五十金。
下列“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 ()
A、或以钱币岂之 B、民信之 C、市之南门D、邑人奇之
这则道理:
看法:

译文: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公布,(商鞅)恐怕百姓不信任,于是在国都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募百姓有能够搬到北门的就赏给十镒黄金。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就又宣布命令说:“有能够搬过去的就赏给五十镒黄金。”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以表明没有欺诈。终于颁布(变法的)法令。
C

商鞅在人们心目中树立了令出必信,法出必行的印象

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亡之惨也。谓予不信,请罄其说。
法令者,代谋幸福之具也。法令而善,其幸福吾民也必多,吾民方恐其不布此法令,或布而恐其不生效力,必竭全力以保障之,维持之,务使达到完善之目的而止。政府国民互相倚系,安有不信之理?法令而不善,则不惟无幸福之可言,且有危害之足惧,吾民又必竭全力以阻止此法令。虽欲吾信,又安有信之之理?乃若商鞅之与秦民适成此比例之反对,抑又何哉?
商鞅之法,良法也。今试一披吾国四千余年之记载,而求其利国福民伟大之政治家,商鞅不首屈一指乎?鞅当孝公之世,中原鼎沸,战事正殷,举国疲劳,不堪言状。于是而欲战胜诸国,统一中原,不綦难哉?于是而变法之令出,其法惩奸宄以保人民之权利,务耕织以增进国民之富力,尚军功以树国威,孥贫怠以绝消耗。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民何惮而不信?乃必徙木以立信者,吾于是知政者之具费苦心也,吾于是知吾国国民之愚也,吾于是知数千年来民智黑暗国几蹈于沦亡之惨境有由来也。
虽然,非常之原,黎民惧焉。民是此民矣,法是彼法矣,吾又何怪焉?吾特恐此徙木立信一事,若令彼东西各文明国民闻之,当必捧腹而笑,舌而讥矣。呜乎!吾欲无言。
---------毛泽东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624740.html?wtp=tt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6-16
一、恐:害怕,乃:于是,卒:就,怪:感到,二、1、百姓对此感到惊讶,没有人敢去搬木杆。
2、有一个人搬木杆到北门,立即赏给他五十镒黄金。三、C
第2个回答  2009-05-11
商鞅的法令已经准备好了,但没有公布,他怕百姓不信自己,于是把一根3丈的长木立在国都的南门,招募有能把木头搬到北门的人,给予他十金。百姓都觉得十分奇怪,没有人敢搬木头的。于是商鞅又说:“能搬的,给五十金(涨了)。”有一个人把木头搬到北门,于是商鞅就给了那个人五十金,用来表明童叟无欺。最终颁布了法令。
恐:怕。 乃:就;于是。 卒:到底;终于。 怪:认为……奇怪。

下列“之”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个的是A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