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营战略的制定过程应包括哪些主要环节

如题所述

经营战略的制定  

1、形成战略思想,要求形成新的概念、新的思路、为指导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2、进行环境调查,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环境调查,了解企业各种素质情况和经营实力情况和企业外部环境调查。   

3、拟定、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内容。   

4、战略方案的落实和在实施中修改完善,从时间和空间上加以落实。

扩展资料

确定企业任务,分析企业的外部机会与威胁和企业内部优势与弱点,建立长期目标,制定可供选择的战略,以及选择特定的实施战略。

战略制定过程所要决定的主要问题是企业进入何种新产业?放弃何种产业,如何配置资源,是否进入新的地域,是否扩大市场范围,是否扩大经营或进行多元经营,是否进行合并或建立合资公司,如何防止被敌意接管。

由于没有任何企业拥有无限的资源,战略制定者必须确定在可选择的战略中,哪一种能够使公司获得最大收益。战略决策将使公司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与特定的产品、市场、资源和技术相联系。

战术运用(战略实施)在这一过程中,要求公司树立年度目标、制定政策、激励雇员和配置资源,各个职能部门制定具体的战术,以便使制定的战略得以贯彻执行,也就是战略实施阶段。

战术运用活动包括培育支持战略实施的企业文化,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制定预算,建立和使用信息系统,制定各种行动。方案和具体计划措施。战术运用往往被称做是战略管理的行动阶段,实施意味着动员雇员和管理者将已制定的战略付诸行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企业经营战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15
1、形成战略思想,形成战略思想应从战略思维开始,进行战略思维本身也是一种过程,即人们对处理问题的认识和态度,逐步从模糊到明确的过程,也就是战略思想形成的过程。
2、进行环境调查,包括两方面:一是企业内部环境调查,了解企业各种素质情况和经营实力情况;二是企业外部环境调查,了解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环境和市场环境,通过环境调研,明确企业本身的优势和劣势,企业所面临环境的机会和风险,为正确制定和实施经营战略方案,提供客观依据。
3、拟订、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在明确战略思想和对环境调研有了分析结果后,就需要拟订多种战略方案,对每个方案进行评价,指出各方案的优缺点,并做出选择,即确定最后满意的经营战略方案。这个战略方案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内容。
4、战略方案的落实和在实施中修改完善。选择经营战略方案后,需要加以落实,使之具体化,也就是说需要通过战略规划战略计划使之具体化,从时间和空间上加以落实。从时间上,分为若干战略阶段,明确每个阶段的计划目标,从空间上,将每个阶段的计划目标落实到每个部门和各个生产经营单位,直到个人,根据各部门,各单位的计划任务进行资源的合理配置,保证战略任务的顺利实施。在战略方案的执行中,经营环境可能出现原先预料之外的变化,使战略方案中的某些部分失去了指导作用,因而需要及时地对原方案进行必要的修改,调整,使之完善,使其更加符合实际,发挥其正确的指导作用。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16
战略制定过程就是战略方案的决策过程 环境分析→提出问题→确定目标→制定方案→评价方案→优选方案 六个阶段
第3个回答  2012-04-15
经营战略的制定  1.形成战略思想,要求形成新的概念、新的思路、为指导战略的制定和实施。   2.进行环境调查,主要包括企业内部环境调查,了解企业各种素质情况和经营实力情况和企业外部环境调查。   3.拟定、评价和选择战略方案,包括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方针、战略阶段和战略对策等内容。   4.战略方案的落实和在实施中修改完善,从时间和空间上加以落实。
第4个回答  2019-07-09
“战略上重视敌人,战术上藐视敌人”---- 毛泽东
有句享誉整个互联网的名言:“不要用你战术上的勤奋,去掩盖你战略上的懒惰。”
“战略”这个词听起来并不陌生,但究竟什么是战略,想说清楚好像还不太容易。给战略下个清晰的定义,十分的困难。不如我们换个角度,从战略所解决的问题来认识它。
通俗点来讲,企业战略解决的是我们要(/应该/能)成为什么样?为什么我们要(/应该/能)成为这样?怎么做才能成为这样?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什么做,什么不做?决定企业资源的分配及使用。需要什么样的资源?组织结构, 激励机制是否需要做相应的变化? 如何在执行过程中有限的管控, 发现问题, 调整, 解决?
之所以要解决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
1、企业一般都有很多路可以走。只是不知道自己应该走哪条路?
2、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
任何一个企业的资源都是有限的,如果确定了最核心的战略方向,就能把所有的资源和注意力,都投到与战略相关的突破上,而不在非战略的机会点上浪费战略力量。
就像一个菜市场,里面有很多摆摊的,一开始,你只卖豆腐,豆腐卖得很好,于是你就想,是不是要学一下隔壁,再卖点儿茶叶蛋,或者卖煎饼果子。很多创业公司就是这样,不讲逻辑,随意扩张,既不是垂直整合,也不是横向打通。其实管理任何产品,都是需要经验和精力的,如果你手里有一堆毫无关系的产品,你就会发现,自己根本消化不了,没办法进行技术创新,更没精力做精细化管理。
为便于理解,分析一下大家较为熟悉的、1800年来广为传颂的战略谋划经典案例——《隆中对》。《隆中对》,我们上中学的时候语文课本里都有,简单回顾一下。
公元207年,诸葛亮在隆中,为刘备分析了天下形势,提出了一整套战略,核心要点有几个:
1.不要再跟曹操和孙权死磕了。他们家大业大,不可与之争锋。
2.要先取荆州,也就是今天的湖南湖北这一带为根据地。
3.再取益州,也就是四川。和曹操、孙权成鼎足之势,三分天下。
4.等到中原有事,天下有变,就两路出兵。一路派一位上将,从荆州向河南一带出兵;第二路由刘备自己从四川向关中,也就是今天的西安一带出兵。这两路出兵,可得中原。
后来的历史,基本也就是这样发展的。
第一步,占领荆州,刘备做到了。第二步,占领四川,刘备也做到了。第三步,因为关羽大意失荆州,《隆中对》的战略布局失去了重要一侧,所以后来无论是诸葛亮六出祁山,还是姜维的九伐中原,都没有成功。“隆中对”发生的时候,刘备已经46岁了,虽然当时名气很大,有很多光环,什么汉左将军、宜城亭侯、领豫州牧、皇叔刘备。但是几乎是一事无成,连个稳固的根据地都没有。以公元207年的“隆中对”为分水岭,刘备的人生才开始顺畅起来,最终三分天下有其一。
通过《隆中对》,可以看出战略的巨大价值,那么公司该如何制定战略呢?
首先,定战略是创始人的使命。战略,只能是企业创始人自己反复思考掂量,做出取舍,最后制定出来的。“对企业而言,只有创始人能够制定战略,这个就是屁股决定脑袋,因为只有站在董事长这个位置上,你才考虑的是全局,而不是局部,你才考虑的是长远,而不是现在。
其次,预测。预测就是找到大风口,做快乐的猪。如果你能够判断清楚这件事情的时候,你就成功了99%。雷总做小米很成功。其中很重要一点,他一直总结,40岁之前相信人定胜天,总觉得自己最强;40岁之后领悟到,找到大风口最重要。定战略,要先想清楚十年的事,再想清楚三年的事,最后再去想清楚今年的事,如果一上来就先去想今年的事,反而想不清楚。就好像一个人,在山脚下是看不清楚路的,如果从山顶往下看,就能看得一清二楚。
战略第三步:破局点
预测之后,就是找到破局点,找到那个一举撬动全局的关键点。
微信红包就是一个经典案例。“微信红包”让微信支付一夜间绑定了大量的银行卡。
战略第四步:压强
一旦确认这个机会点,不要有任何犹豫。在成功关键因素和选定的战略生长点上,以超过主要竞争对手的强度配置资源,要么不做,要做,就极大地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实现重点突破。想尽所有办法,努力到无能为力。
说了这么多,预测、破局点、压强的核心是什么呢?就是制造火车头。
互联网时代的公司,要把它想象成一辆高速列车。你的本质是做一个最快的火车头。当火车跑得足够快时,就可以“一招居高临下”,不断地挂更多的车厢。当业务不断向上长时,又会出现各种纠结痛苦,但最好的事情就是把火车头做得足够多,不断淘汰坏的车厢。
战略就是制造最好的火车头,淘汰坏车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