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谚,“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和“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经时”哪个对呢?

昨天是“秋分”节气,现在正是秋收完种麦的时候,我觉得“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农谚比较正确,但是为什么会有“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经时”这句农谚呢?

这两句农谚都是正确的,只是针对的地域不同。

就农事活动来说,秋分时节正是播种冬小麦的时节,因此有“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的说法。当然,这是指黄河流域以南的地区,而在北方则要提前一个节气,应是“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

农谚的地域性,实际上反映了农业生产的地域性。例如不同地区作物种类不同,播种、收获季节不同等等。浙江农谚:“麦黄种麻,麻黄种麦”,陕西农谚则为“麦黄种糜,糜黄种麦”,这是作物因地域而不同。

华北农谚“七金、八银、九铜、十铁”,“秋收不耕地,来年不能定主意”,这是反映北方冬季休闲、一年一熟耕作制的,在南方就不是这样,浙江农谚“草子种三年,坏田变好田”,“烂冬油菜旱冬麦”,反映浙江地区冬季不是种绿肥,就是种大小麦、油菜以及蚕豆、豌豆等,很少休闲,更没有七月八月就耕地准备过冬的。

扩展资料

虽然在播种期上这两句农谚反映了地域的差异性大,但在许多农谚里,尽管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却都有类似的说法。如大豆的“干花湿荚,亩收石八”,南北各地都这样说;浙江农谚“割麦如救火”和华北农谚“麦收如救火”一样。

在浙江、苏北等地都有同样农谚:“六月不热,五谷不结”,“有钱难买大肚黄”等等都是普遍性的农谚。其所以这样,是因为它们反映了作物的生物学特性。

作物的生物学特性是它本身遗传性的表现,其所要求的环境条件、栽培原理往往是具有共同性的,还有一些基本原理相同的栽培环节如深耕、增施肥料、中耕培土等,反映在农谚上也大体一样。

比如华北、陕西农谚“种田不上粪,等于瞎糊混”;苏北农谚“不施粪,瞎胡混”,浙江农谚“种田无师叔,只要肥料足”;以及华北农谚“锄头有三分水”和浙江农谚“旱来锄头会生水”等等,意思都一样。

不论地域性和普遍性,就其表达形式的类似来看,说明当初某条农谚可能发源于某一地区,随着传播开去,各地就按照自己地区的特点(如作物的、耕作制的、季节的、口语习惯等)予以变通,最明显的如播种期,几乎“××早,××迟,××××正当时”成为各地农谚的共同表达公式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寒露—秋风萧瑟 露冷气凉(节气·物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农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0

这两个都是对的,针对的都是寒露时节的农种。出现差异,只是因为两句谚语所针对的地区不一样,两者反应的是不同地区的气候。

“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经时”反应的是华北北部地区,这是在黄河流域以北的河北、陕西,因为气温下降较快,需要提前在秋分时节种植。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反应的是华北南部地区,这是黄河流域以南的河南、安徽地区,气温下降较慢,则在寒露时节开始种植小麦。

扩展资料

寒露时节的其他农业相关谚语

1、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

2、吃了重阳饭,不见单衣汉。

3、吃了重阳糕,单衫打成包。

4、重阳无雨一冬干。

5、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

6、寒露时节人人忙,种麦、摘花、打豆场。

7、上午忙麦茬,下午摘棉花。

8、寒露到霜降,种麦莫慌张;霜降到立冬,种麦莫放松。

9、品种更换,气候转暖,寒露种上,也不算晚。

10、早麦补,晚麦耩,最好不要过霜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寒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3-05

这两句谚语都是正确的。只是不同的地区体现的不同而已。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这两句是不同地区反应不同的气候。

华北北部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经时”。

华北南部地区:“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9-08-24
这两句谚语都是正确的。只是不同的地区体现的不同而已。

我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这两句是不同地区反应不同的气候。

华北北部地区:“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经时”。
华北南部地区:“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
白露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当太阳到达黄经一百六十五度时为白露节气。白露是秋天的第三个节气,表示孟秋时节的结束和仲秋时节的开始。露水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所以,白露实际上是表征天气已经转凉。
这时,人们就会明显地感觉到炎热的夏天已过,而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了。昼夜温差可达十多度。阳气是在夏至达到顶点,物极必反,阴气也在此时兴起。
到了白露,阴气逐渐加重,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
第4个回答  2019-08-22
都是对的。
在我国的华北地区有农谚说:“白露早,寒露迟,秋分种麦正当时。”谚语中明确规定了该地区播种冬小麦的时间。
“秋分早霜降迟,寒露种麦正当时”,这句话说的种植小麦的三个时节,秋分的时候偏早点,只有比较冷的地方才这个时候种植,而霜降的时候种植就晚了些,比较暖和的可以这个时候种植,大部分地方都是寒露时候种植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