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俩段哪个是正版欧阳修的《望江南》 整出俩个来 有点蒙了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江南柳,花柳两相柔。花片落时黏酒盏,柳条低处拂人头。各自是风流。
江南月,如镜复如钩。似镜不侵红粉面,似钩不挂画帘头,长是照离愁。

  欧阳修《望江南》是一首咏物词。所谓咏物词(或者咏物诗),就是以大自然中的某一景物、或某一器物、一种动物及某一植物为描写吟咏的对象,来抒发诗人情怀的词(或者诗)。这类诗词往往都是有所寄托的——或者以物喻人,或者寄托了诗人的某种情怀、思想等。
  欧阳修《望江南》是一首以蝴蝶为吟诵对象的咏物词,寄语了词人对浪荡之人的厌恶之情。
全词如下:

  江南蝶,
  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
  心如韩寿爱偷香,
  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
  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
  又随飞絮过东墙,
  长是为花忙。
  开头两句“江南蝶,斜日一双双”。写双双对对的江南蝴蝶傍晚的阳光下翩翩飞舞。由此我想起胡适的一首白话新诗《两只蝴蝶》:“两个黄蝴蝶,双双飞上天。不知为什么,一个忽飞还。剩下那一个,孤单怪可怜。也无心上天,天上太孤单。”胡适的诗歌中所表现的是对爱情的忠心,对美好生活的期盼。而这首词中的蝴蝶却是在夕阳照耀下,翩翩飞舞。虽说基调是欢快的,但所表现的情感是深沉的。词人接着写道:“身似何郎全傅粉。”“何郎”即何晏。语出《世说新语•容止》。《世说新语•容止》上说:“何平叔(晏)美姿仪,面至白,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饼,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词人用此,就是以人拟蝶,用何郎傅粉来喻蝶的外形美。就是说,蝴蝶外形仿佛是经过精心涂粉装扮的美男子,这样,不但把蝴蝶的外形美写活了,而且也予以人化,从而有助于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接着写内质的:“心如韩寿爱偷香。”据《世说新语•惑溺》与《晋书•贾充传》载:“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为司空掾。充少女贾午见而悦之,使侍婢潜通音问,厚相赠结,寿逾垣与之通。午窃充御赐西域奇香赠寿。充僚属闻其香气,告于充。充乃考问女之左右,具以状对。充秘之,遂以女妻寿。”此处也是以人拟蝶,以韩寿偷香喻指蝴蝶依恋花丛、吸吮花蜜的特性。这两句中的也就是。这里,词人运用典故中人的“傅粉”、“偷香”,不但从外形与内质两方面概写了蝴蝶的美貌与特性,而且生动、贴切,具有含蓄之美。 接着一句 “天赋与轻狂。”。“轻狂”往往指情爱不专一、恣情放浪。“天赋”是说蝴蝶的外形美和轻狂上天赋予的,也就是自然生成,即本性——四处采花。“花”在古代诗词中,往往用来喻指美人,或者美好的事物。
  过片抓住蝴蝶“天赋”的特点,承接上片,又引出下片——蝴蝶是怎样轻狂的。所以,下片就“轻狂”二字生发。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微雨”即小雨。“薄翅”即薄薄的羽翼。“烟光”指的是雨后的晚晴夕照。“腻”即黏。这里是说,傍晚下了一场小雨,雨一停,蝴蝶在雨后的晚晴夕照下,张开黏有雨水浸湿花粉的翅膀翩翩飞舞。这样的翅膀飞起来本来就很困难,而蝴蝶却是不停的飞舞着,而且还是“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这两句是说,(即使翅膀上沾满花粉)也要伴随蜜蜂来到小院,又随着飞絮飞过小院的东墙。你看,即使翅膀沾满花粉,也要和“游蜂”、“飞絮”一起采花。看来蝴蝶真有的“狂”了。所以,最后写道:“长是为花忙”。“长是”即时常,或者“老是”的意思。如,宋代姜夔的《清波引》词中有:“新诗漫与,好风景长是暗度。”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初刻拍案惊奇》卷六:“那秀才在大人家处馆读书,长是半年不回来。”其中的“长是”都是时常,或者“老是”的意思。这句的意思是说,(蝴蝶)飞来飞去,都是为花忙。这一句,从结构上说,照应了“天赋与轻狂”。从意义上说,具体描写了“轻狂”的内容——“为花忙”。这里的“花”是双关的,表面指自然界中的花,也可以喻指生活中如花似玉的美人。这样卒章显志,不但是使人想到“轻狂”蝴蝶的行为与生活中风流浪子寻花问柳行为,而且此人也达到讽刺的目的。
  在艺术上,词作运用了兴寄的手法,表面是写蝴蝶,实则是在表现那写寻花问柳风的流浪子公子。其次,拟人化手法的运用,把自然的动物性与社会的人性融合为一体,易于人们的联想和想象。最后,典故的运用,不但提高了词作的含蓄性,而且增加了词作的内容,提高了词作的审美境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2-29
两首都是欧阳修的作品,同一词牌,字句内容各不相同。
第2个回答  2012-12-26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
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

微雨后,薄翅腻烟光。
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第3个回答  2012-12-26
第二个才是···
第4个回答  2012-12-26
1
第5个回答  2012-12-26
第二个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