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郭巨埋儿

如题所述

埋儿奉母这个故事荒诞愚昧,迷信色彩甚浓。但根据古书记载分析,主人公郭巨可能确有其人,于是便成为封建社会宣扬儒家孝悌思想的典型人物,成为封建文人的笔下素材,通过夸张虚构,以说教世人效仿。

鲁迅先生在读了《二十四孝图》中“郭巨埋儿”的故事之后,不无讽刺地说道,不仅他自己打消了当孝子的念头,而且也害怕父亲做孝子特别是家境日衰、祖母又健在的情况下,若父亲真当了孝子,那么该埋的就是他了。



郭巨埋儿的故事

郭巨原本家道殷实。父亲死后,他把家产分作两份,给了两个弟弟,自己独取母亲供养,对母极孝。后家境逐渐贫困,妻子生一男孩,郭巨的母亲非常疼爱孙子,自己总舍不得吃饭,却把仅有的食物留给孙子吃。

郭巨因此深感不安,觉得养这个孩子必然影响供养母亲,遂和妻子商议:“儿子可以再有,母亲死了不能复活,不如埋掉儿子,节省些粮食供养母亲。”当他们挖坑时,在地下二尺处忽见一坛黄金,上面写:“天赐孝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夫妻得到黄金,回家孝敬母亲,并得以兼养孩子。从此,郭巨不仅过上了好日子,而且孝顺的美名传遍天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03-14
郭巨埋儿讲述了晋人郭巨为供养母亲而活埋亲儿、巧得黄金的故事。其本质是理学用三纲五常压抑、扼杀人的自然欲求。如果故事是真实的,郭巨未免过于残忍;如果故事是虚构的,是对于人性的误导。
  鲁迅先生在《二十四孝图》一文中谈到郭巨埋儿的故事时写道:"我最初实在替孩子捏一把汗,待到掘出黄金一釜,这才觉得轻松。然而我已经不但自己不敢再想做孝子,并且怕我父亲去做孝子了。"辛辣地讽刺了这个故事宣扬的愚忠愚孝与对待儿童的残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2-01
古时候,有个叫郭巨的男人,家里贫穷,缺衣少食。这时候他和妻子商量,把年幼的儿子抱到山上去埋了,因为孩子没了可以在生,母亲没了就真的没了。郭巨的这番孝心感动了天地,所以在郭巨挖坑埋儿子的时候,竟然挖出了一大堆金子,从此他们一家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出,郭巨的孝并非愚孝。他是在认真的思考了母亲与儿子之间的重要性之后才做出了选择,试想一下,如果让你从一家人饿死和埋掉儿子中选一个,你会怎么选择?
第3个回答  2019-12-23
我觉得郭巨就是想甩掉一老一小两个累赘,他借口侍奉老人把小的活埋了,老的必定伤心而死,这样他就可以一石二鸟,嘿嘿,还落个好名声
第4个回答  2016-06-11
若真的穷困至此,非做残忍之选不可,则当如此:
郭巨,家贫。有子三岁,尝减食与母。巨谓妻曰:“贫乏不能养子,母又分子之食,盍埋此母?有儿可嗣,独有母则家绝矣”。妻不违。巨遂掘坑三尺余,忽见黄金一釜,上云:“天赐贤人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