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犯人为什么要在秋后问斩?

如题所述

我们在各大历史类中影视剧中常常会看到这个场景,某犯人如果犯了不可饶恕之罪会被判秋后问斩,我们不仅好奇在古代犯人为什么要在秋后问斩呢?何为秋后问斩王者配天,谓其道。天有四时,王有四政,四政若四时,通类也。天人所同有也。庆为春,赏为夏,罚为秋,刑为冬。汉代大儒董仲舒认为帝王的四种执政行为要与一年四季变化相结合,春季为万木复苏之季节是一个相对来来说喜庆的季节,而夏季为赏赐的季节。只有秋冬才适合刑罚之季,至此行刑多以秋季以后执行。西汉时期行刑时间一般在农历九月分到十二月份,唐代则在十月到十二月被后世一直沿用到清朝末年,因为处决犯人一般在秋分之后,就有了秋后问斩一说。

为什么要在秋后问斩其一  古代人封建思想比较严重,认为一年四季,春夏为万物生长的季节而秋冬则是万物凋零的季节。古人认为这是大自然的神权,人必须遵守包括处决犯人,所以处决犯人选择了秋冬两级顺应天时,否则要被大自然惩罚。其二  由于古代查案破案等技术不太成熟,冤家错案频繁发生。秋后问斩可以给予犯人以及家人充足的时间申述,也许案件在判决之后有了新的证据,这样可以还被人冤枉的犯人清白。一个判决到行刑达到了公平公正,给予充足时间让判决可以更加服众。

其三  秋后问斩既要处决犯罪之人,让犯罪之人得到应有的惩罚外,更重要的是起到震慑作用,也就是所谓的杀鸡给猴看以儆效尤。而古人一般春夏时节比较忙碌,秋冬时节有闲暇时间,这样很多人在闲暇之时都会去观看处决犯人从而达到震慑作用。秋后问斩一定要在午时三刻这跟古人迷信有关,在古代人们相信有魂魄的存在,在早晨还有晚上阴气较重害怕被处决之人阴魂不散。而在中午太阳最盛阳气最重,此时将犯人处决犯人的怨气无法抵御十足的阳气,也是为了保护行刑者给予心里安慰。

遵纪守法的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一切罪恶都要回归本身,犯法必将要受到惩罚,切记不可一时糊涂误一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2-21
秋后问斩的主要原因是,犯人被定罪以后,到秋后还有一段时间。中间可以继续调查相关案件,以免有冤假错案,如果无误就会执行判决。
第2个回答  2020-12-21
因为只有秋后的时间老百姓们会比较清闲一点,问斩犯人的时候会有很多人过来观看,这样就可以起到杀一儆百的效果。
第3个回答  2020-12-21
因为在古代看来,秋后是肃杀之时,这时候斩犯人是最好的,更何况秋收还要他们呢。
第4个回答  2020-12-21
古代人都迷信,认为秋后问斩是顺应天意,秋天万物凋零,他们觉得是上天的安排,适合在这个时候杀死敌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