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余华的作品《兄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16
如何评价余华的作品《兄弟》?
2006年余华的《兄弟》出版,在较短的时间内突破100万本,成为中国文坛上的一部重要的作品。《兄弟》是余华停笔十年之后的一部作品,他一如既往地延续了冷峻的叙事风格,并融入了批判意识,使作品上升到了国民性批判的高度,并以此反映现实生活的弊端。《兄弟》主要诉说的是两个家庭重组后,李光头和宋钢两兄弟从心酸而悲惨的童年到现今曲折生活的经历。

《兄弟》以宋钢、李光头的人生及宋李二人与林红的情感纠葛。小说对三者关系的叙述虽杂糅在一起,但细读文本会发现作家对“宋林”侧重“爱”的彰显,为读者展示了为维持生计而奔波、脱离肉身刺激的一对夫妻间的简单、淳朴、至深至重的爱;对“李林”着重渲染“性”的放纵,将爱和性推向两个极端,让读者看到了爱的壮美,以及性的相形见绌;对“宋李”则偏重“兄弟情”的弘扬,是余华反复确认、强调两人在精神上坚守着的那份患难与共的兄弟情谊。
由此,我们也不难看出余华独特、精巧的构思,整个故事采取了循环叙事。余华用生父、继父,小混混李光头与宋钢的命运起伏,两兄弟对待爱情的态度,以及折射出来的两个时代之间鲜明的对比,表明对现实的一种批判和揭露,对中国底层进行了辛辣的、痛快的嘲讽和批判。
第2个回答  2020-11-16
《兄弟》讲述了文革和改革两个时代,文革时悲惨,改革后疯狂。宋刚是传统道德的代表,李光头是市场经济(进取精神)物质主义的代表,两者同时历经中国的文革和改革时期,是意义上的“兄弟”。两兄弟在文革中都很惨,传统道德被打倒,右倾市场经济也被打倒。改革开放后,作为传统道德代表的宋刚一步步被逼的没饭吃,因为他太讲仁义道德;而代表市场经济(进取精神)物质主义的李光头,虽然越来越富有,精神却越来越空虚,睡了无数女人却从不知道爱情的滋味。最后宋刚(传统道德)被环境逼迫自杀了,李光头(市场经济物质主义)也随之阳痿一蹶不振。两兄弟共同爱上的林红,则是实实在在地代表爱情,最后林红也被物质社会逼成了妓院老鸨。作者的意思是在揭露:没有传统道德作为精神支撑的物质社会,人们越来越无耻、疯狂、空虚,最后走向毁灭。李光头最后想去太空,即是对空虚的物质生活的逃离。《兄弟》全书是用荒诞滑稽的手法,批判文革和改革后的中国社会。
第3个回答  2020-11-16
余华的作品兄弟,是真真正正的,把兄弟之间那种情感,可经历了一些事情之后的遗憾而表达出来了。同时他们之间的悲惨故事也反映了社会现实,在那个年代那样的一对兄弟,爱恨情仇相交织,把悲惨描述到一定的境界,再反映人世间的亲情,真的让我们看透了社会之现实,人性之悲伤。这本书可以是一种杰作。
第4个回答  2020-11-16
《兄弟》的创作纯属偶然,2000年他由写作随笔开始
转回小说创作,原本计划10万字的家族小说,没想到
写了20多万字时便无法进行下去。无奈之中,前年8月
余华暂停了这部长篇的写作,到美国浪迹了7个月后,
回到北京准备写一部较短的长篇,练练笔,试图恢复
下自己写小说的能力。
创作灵感
余华在美国浪迹7个月回到北京之后,一则电视新闻吸
引了他,说的是一名农民工讨薪不成,爬上高高的塔楼
要自尽,塔下人群哄哄,忙着寻求解救农民工的方案。
我突然感觉这是一个不错的小说素材,就有了表达的欲
望。可写着写着,这个故事竟不由自主地向另一个故事
偏移,发展到最后便呈现出《兄弟》这般面貌。
创作经历
写作《兄弟》让余华进入了另一种完全失控的状态,每
天都在一种极度的兴奋中写作,他惊奇地发现自己竟还
有如此强大的叙述能力,原本10万字的写作计划很快
就被打破了,故事越写越精彩,篇幅根本无法控制,不
得已就将故事分为上下部来讲述,在三易其稿之后,仅
上部就达18万字。
根据余华自己写长篇小说的经验,写作之初的三分之
,运气好一点的话是四分之一的篇幅,是作者在控制
叙述,后面的篇幅叙述会逐渐地出来控制作者了,也就
是作者进入失控的写作状态,让小说像一个真正的生命
那样自己去成长了,当然作者仍然会把握其叙述的分す
和方向。余华的《兄弟》就是在这种状态下完成的。《兄弟》共有上下两部。

《兄弟》上部主要讲的是“文革”中的故事,通过两兄弟的家庭在劫难中的崩溃,缩写了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展示了个人命运与权力意志之间不可抗衡的灾难性景象,也凸显了人性之爱与活着之间的坚实关系。

《兄弟》下部是通过两兄弟的“裂变”展示了伦理颠覆、浮躁纵欲的现代生活。两兄弟的命运与两个时代一样天翻地覆,他们最终走向了命运的两端,恩怨交集地自食其果。
第5个回答  2020-11-16
余华的作品《兄弟》
正面评价

《新民晚报》:如果说李光头是一个蹦蹦跳跳的问号,而宋钢则是一个心怀忧伤的感叹号;李光头的生命准则首先是自己的喜怒哀乐,宋钢的行动指南首先是妻子或兄弟的悲喜好恶,一个活得自由狂放随心所欲,一个过得谨小慎微沉重压抑;一个最后翱翔太空,一个最后横陈铁轨;一个是喜剧,一个是悲剧。他们就是余华虚构的时代造就的兄弟。他们命运与个性的巨大落差就是《兄弟》刻意追求的阅读效果。这当然显示了余华的魄力和勇气,这毕竟是一个重大的挑战,因为巨大的落差和鲜明的对比,需要作家提供因果的阶梯,使得人物命运的发展和转变扎根于个性和社会的现实土壤中。
反面评价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我觉得《兄弟》基本上重复了余华在上世纪90年代初作品的框架和格局,写法和想法上并没有超越。《兄弟》基本上是对以前“苦闷记忆”主题的延续,没有有力的突破,《活着》、《一个地主的死》、《含泪的笑》都是这样的主题。所以,《兄弟》就好像解放初期的“忆苦思甜”报告一样,余华把“人道主义”的力气用过了,对于一直熟读余华作品的人,很难感觉他有什么突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