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言语为什么总是处处针对陈西滢?

陈西滢是什么人?他在《现代评论》的《闲话》中说的话:“一件艺术品的产生,除了纯粹的创造冲动,是不是常常还夹杂着别种动机?是不是应当夹杂着别种不纯洁动机?……年轻的人,他们观看文艺美术是用十二分虔诚的眼光,一定不愿意承认创造者的动机是不纯粹的吧。可是,看一看古今中外的各种文艺美术品。我们不能不说它们的产生的动机大都是混杂的。” 陈西滢的这番话是什么意思?鲁迅的《朝花夕拾》中的言语为什么总是处处针对陈西滢?陈西滢和鲁迅有过节吗?还是互相看不惯对方的写作作风?

因为1924年陈源在胡适的支持下与徐志摩、王世杰等共创《现代评论》杂志,主编其中的《闲话》专栏。在此期间,陈源与鲁迅结怨,二人爆发多次笔战。而《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此时作品为二人爆发笔战时的作品。

扩展资料:

《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现代文学家鲁迅的散文集,收录鲁迅于1926年创作的10篇回忆性散文,1928年由北京未名社出版,现编入《鲁迅全集》第2卷。

此文集作为“回忆的记事”,多侧面地反映了作者鲁迅青少年时期的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经过。前七篇反映他童年时代在绍兴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叙述他从家乡到南京,又到日本留学,然后回国教书的经历;

揭露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种种丑恶的不合理现象,同时反映了有抱负的青年知识分子在旧中国茫茫黑夜中,不畏艰险,寻找光明的困难历程,以及抒发了作者对往日亲友、师长的怀念之情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陈源

百度百科-朝花夕拾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9-27

陈西滢与鲁迅先生对骂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对学生游行示威等反压迫的立场不同,两人常常在报纸上互相口诛笔伐。

《二十四孝图》鲁迅先生借用陈西滢在1926年4月10日在《现代评论》发表的《杨德群女士事件》中暗讽鲁迅的话来讽刺陈西滢的人品。

鲁迅先生这种用他人之言语讽他人之人品的做法堪称绝妙,可谓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不仅把他人的言语合理确切地引用到自己的文章中,还将讽刺的力量发挥到极致。

鲁迅一生中最重要的论战,几乎都是和陈西滢先生有关。陈西滢先生也留过洋,可惜的是,他没有胡适先生的为民族理想,也缺乏林语堂先生难得糊涂的“隐”的态度。

女师大风潮,激起了鲁迅先生与陈西滢先生之间的笔战。而陈西滢夹杂在友情和自己世俗的牵绊中,难以有正确的认知态度,偏又处于舆论的主导位置,与鲁迅的交战在所难免了。

陈西滢评鲁迅作品20年代中期,新文化运动主将鲁迅与北京大学外文系教授、"闲话"作家陈西滢之间发生过一场论战。这场论战以对学生运动的态度为发端,引出了一系列的笔战,也同时涉及到了对对方作品的评价问题。

其中,尤以陈西滢对鲁迅作品的评价令人玩味。1927年,陈西滢发表《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一文,是他向读者推荐的新文学杰作。他对鲁迅小说及杂文的评价颇有意味。

扩展资料

1924年陈西滢在胡适的支持下、与徐志摩、王世杰等共创《现代评论》杂志,主编该刊《闲话》专栏,发表许多杂文,反对以鲁迅为代表的左翼文艺运动,被鲁迅多次抨击。

他也对鲁迅做如此评价“鲁迅先生一下笔就想构陷人家的罪状。他不是减,就是加,不是断章取义,便捏造些事实。他是中国‘思想界的权威者’,轻易得罪不得的。”,“他的文章,我看过了就放进了应该去的地方”。

陈源与鲁迅结怨始于1925年的北京女师大风波,陈源与鲁迅针锋相对,相互笔战,尤其是后来公开指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窃取”日本学者盐谷温的《支那文学概论讲话》,犯了学界的大忌。鲁迅对此当然不能容忍。

陈源的信由徐志摩编辑发表于1926年1月30日《晨报副刊》,鲁迅的反应相当强烈,立即写了《不是信》的长文反驳。据顾潮说,当时有人认为鲁迅参考盐谷温的书而未注明,有抄袭之嫌,顾颉刚亦持此观点,并与陈源谈及,陈公布此事,遂使鲁迅与顾颉刚结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西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8
《无常》中,“绍兴师爷”是指陈西滢曾在《致志摩》中讥讽鲁迅先生等多方面原因。

作品简介:
《朝花夕拾》 是鲁迅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是鲁迅后来修改的名字,原名《旧事重提》。“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题目的意思是早晨盛开的鲜花,(经过一天)傍晚的时候摘掉或捡起,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樟寿,后改名为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中国文学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被人民称为“民族魂”, 人称“文思革”。世界十大文豪之一。1918年5月,在为《新青年》写稿时首次用"鲁迅”的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奠定了新文化运动的基石。还创作出版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不朽的杰作,已经成为一部“必读的民族典籍”。还有回忆性散文集《朝花夕拾》,短篇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二心集》.《华盖集》.《而已集》.《三闲集》.《南腔北调集》等。鲁迅先生以笔代戈,战斗一生,被誉为“民族魂”。其小说、散文、诗歌、杂文等数十篇被选入中、小学语文课本,他的作品被译成英、日、俄、西、法、德等五十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拥有广大的读者。
第3个回答  2014-08-29
鲁迅 朝花夕拾,鲁迅,朝花夕拾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