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八国联军没有火烧故宫?

都知道1900年八国联军曾经洗劫圆明园,还一把大火烧了圆明园,同样位于京城,同样有无数奇珍异宝的故宫,为什么幸免于难呢?

实际上当时已经没有火烧故宫的必要了,里面的宝贝在日军打进北平之前,要么被溥仪拿走了,要么被军阀拿走了,里面没值钱的东西。

当时在伪满还有许多的清朝遗老,溥仪也在那里,日军没有必要去毁掉没用的建筑,去得罪清朝遗老,这是不划算的,所以日军没有去毁掉故宫。

扩展资料:

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当时却是准备用武力强占紫禁城的,这个时候有一个日本人出来劝阻。

这个日本人叫川岛浪速,他是早期的日本间谍,当时他的身份是一个翻译,他凭借自己的身份劝服各方,让紫禁城避免了战火和抢掠,他的本意也当然不是为中国好。只是为了从中国长期得到好处,不过他的做法受到了清朝大臣的赞扬,清朝的王爷善耆对川岛浪速是感恩戴德,甚至两人还结拜为兄弟。

后来这个善耆还把自己的女儿送给川岛浪速当养女,这个女娃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日军女特务川岛芳子,实际这个浪速一心想的是怎么宰割中国。川岛浪速在中国当了几十年的间谍,晚年的浪速在中国捞了一笔钱,然后就回到日本了。他于1948年病死,川岛芳子也于同年在北平被枪毙。

参考资料:人民政协网——你知道为什么英法联军没有烧故宫而是烧的圆明园么?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4

1、英、法两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八国联军尽量避免不破坏故宫。故宫是清朝政府办公的地方,是清朝政府的象征。如果说八国联军把清朝政府的象征也给烧了,那清朝政府绝对是誓死抵抗的,肯定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

2、八国联军入城时曾承诺不对北京城进行破坏,火烧故宫可能使清廷陷入“无政府状态”,进而使联军找不到“议和对象”。这对给养不足、急于早日撤军脱身的联军而言,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3、如果火烧圆明园后,清廷仍不屈服,八国联军极有可能毁掉故宫。清廷在圆明园被焚后答应“议和”,这才是故宫幸免于难的关键所在。

4、其实这是很多人的误解,八国联军同样对故宫进行了搜刮。就连故宫门口狮子上面的金边都被他们给刮走了。

扩展资料:

第一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强迫清朝政府签订了第一批不平等条约,从中国攫取了赔款、协定关税、开放五口通商、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等许多特权。

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大门,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便以修约为名,企图压迫清政府给其新的侵略权益。但遭到清政府的拒绝。英、美、法等殖民主义者恼羞成怒,决定用发动新的侵华战争来实现其无理要求。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

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

在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后40年后,义和团运动再次成为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导火索,以此为借口,八国联军以镇压义和团之名行瓜分和掠夺中国之实。

1900年8月14日,八国联军来到北京城外,发起总攻击——俄军攻东直门,日军攻朝阳门,美军攻东便门。八国联军突破城防后从东交民巷使馆区一直打到西什库教堂,并占领故宫。

占领故宫之后,有人建议掠夺故宫,但八国联军统帅、德军元帅瓦德西反对说“烧故宫,相当于烧北京,北京百姓又没惹咱们,为啥跟人家百姓过不去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19

有三大原因:

英、法两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八国联军尽量避免不破坏故宫。

八国联军入城时曾承诺不对北京城进行破坏,火烧故宫可能使清廷陷入“无政府状态”,进而使联军找不到“议和对象”。这对给养不足、急于早日撤军脱身的联军而言,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如果火烧圆明园后,清廷仍不屈服,八国联军极有可能毁掉故宫。清廷在圆明园被焚后答应“议和”,这才是故宫幸免于难的关键所在。

八国联军是英国、法国、普鲁士(德国)、沙俄、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今奥地利和匈牙利)。

因为圆明园是中国的一个宝库,他们肯定想要把中国所有的宝物都带走,带不走的就要毁灭。而故宫是清朝政府办公的地方,是清朝政府的象征。如果说八国联军把清朝政府的象征也给烧了,那清朝政府绝对是誓死抵抗的,肯定不会在一而再再而三的退让。

扩展资料: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火烧圆明园无疑是历史上最为恶劣的文化毁灭行动之一,直可与焚烧亚历山大大帝图书馆及哥特部落践踏罗马相比肩。法国人当时就已指出,这就如同卢浮宫和法国国立图书馆同时被毁。而且,这一暴行是两个国家所谓“教化”非欧洲世界的代表性行为。

火烧圆明园充分说明了这一行动的伪善及其种族主义根基。在欧洲文明国家间,此类文化毁灭行为甚至在战争期间都是不可想象的,但中国显然未被包括在这一道义原则之内。中国人没有忘记这个教训,它在今天仍记忆犹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1

1,故宫是皇宫,是政权的象征,是办公的场所,烧故宫意味着要使这个政权不能运作。这对他们没有任何好处。

2,圆明园是皇家的私人休闲娱乐场所,八国联军烧圆明园表示给清政府一个警告,让清政府乖乖听话,不要反抗。

3,八国联军需要的是一个听话的傀儡政权。,清政府庞大、系统、有实力、又不堪一击,这个外强中干的虚弱政权正是他们最理想的统治工具。

扩展资料

圆明园坐落在北京西郊海淀区,与颐和园紧相毗邻。它始建于康熙46年(1709年),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三园组成。清朝康熙帝把该园赐给四子胤禛(后来的雍正帝),并赐名圆明园。

经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位皇帝150多年的经营,集中了大批物力,役使了无数能工巧匠,倾注了千百万劳动人民的血汗,把它精心营造成一座规模宏伟、景色秀丽的离宫。

圆明园规模宏大,珍藏文物众多,建筑规格中西合璧,达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巅峰。圆明园著名建筑西洋楼建筑群,大多是采用西方建筑式的规格来修建的。

1860年10月18日,英军指挥官、八世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卜鲁斯(James Bruce,他是恶名昭著的古希腊石雕收集者七世额尔金伯爵之子)下令,将圆明园付之一炬。

在其后的两天时间里,士兵们被分派到各个宫殿、宝塔和其他建筑中放火。尤为惨重的损失是帝国的图书及档案馆(指文源阁——译者注),约一万零五百卷图书档案,包括有关中国历史、科技、哲学及艺术最为稀世及精美的著作,都在额尔金的大火中灰飞湮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06

1、英、法两国政府都不希望清政府垮台,故八国联军尽量避免不破坏故宫。

2、八国联军入城时曾承诺不对北京城进行破坏,火烧故宫可能使清廷陷入“无政府状态”,进而使联军找不到“议和对象”。这对给养不足、急于早日撤军脱身的联军而言,是最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3、如果火烧圆明园后,清廷仍不屈服,八国联军极有可能毁掉故宫。清廷在圆明园被焚后答应“议和”,这才是故宫幸免于难的关键所在。

扩展资料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

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大火连烧3天3夜,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西郊诸园再遭劫掠。

这一次,清政府对圆明园已完全失去了控制,趁火打劫的人已不再满足于抢劫洋人劫余的财富,他们把园内火劫之余的零星分散的建筑、木桥的柱子、桩子锯断,用大绳拉倒,园内大小树木也被滥伐殆尽。当时清河镇上木材堆积如山,交易繁忙,而园内则炭厂林立,树枝、树根全被烧成木炭。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