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和认识整体把握教材的内涵和意义

如题所述

整体把握”不只是把握整篇课文
简单地说: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成立,能够称作文章,是因为构成文章的各个部分相对于文章这个整体而言,起码具有目标的明确性、组合的有序性和系列的完整性等几种要素。在几种因素的作用下,文章形成了一个科学的系统,环环相扣,互为贯通,臻于完美。从整体出发去解读文章,能够把局部同整体联系起来,从整体的角度去考虑问题,从上下文的联系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因而对文章的理解是正确的、全面的、深层次的。因此,我们认为,整体有不同的层次,即:课标提出的“整体把握”不等于仅仅感知、把握整篇敏改樱课文,它与对段、句、字词的关注不但没有冲突,相反主要体现在对段、句、字词的关注,除非那些字词等是“非关紧要”(朱熹语)的。换句话说,提倡“整体把握”的本意是试图用“整体直觉”的传统方式,取代语文教学情境桥丛中学生阅读的那种“肢解分析”,从而克服语文教学中零敲碎打的分析和繁琐零碎的题海训练所带来的病。为此,阅读教学歼薯中的“整体把握”不仅要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更要根据语境揣摩语句含义,阐发文本内容,研究表达形式,等等。这是一种新颖、高效而又灵动、活泼的阅读方式。明乎此,才能让整体把握的内涵和价值真正得以实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1
wobuzhidao
第2个回答  2011-10-30
看导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