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的"越名教而任自然"与陶渊明的顺应自然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观,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情山水的行为,对同时代及后世许多文人影响深广。与嵇康同时代的顾恺之就受到了他的影响,《世说新语·巧艺》第二一中就记载:“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连顾恺之这样的大画家也感觉难以用画笔描绘出嵇康诗歌中构造的情景,字里行间深深透露出对此种意境的心向往之。陶渊明作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弹奏无弦之琴的举动,也是非常“越名教而自然”的。白居易的《对琴酒》中写道:“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应康与籍,及我三心知。”琴酒中的真意,只有嵇康与阮籍以及诗人三人知道,看来白居易是将嵇康、阮籍作为自己的知己了。唐朝诗人皮日休在《奉和添酒中六咏.酒杯》中写道:“昔有嵇氏子,龙章而凤姿。手挥五弦罢,聊复一樽持。但取性淡泊,不知味醇醨。兹器不复见,家家唯玉卮。”诗人对嵇康杰出的才华,淡泊的性情,充满溢美之辞。唐朝的王昌龄在《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中写道:“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可见王昌龄入山求仙人得了丹经,读了不悟,立刻想到了悠游山水,对道颇有研究的嵇康。贺铸的《六州歌头》也较明显地受到了嵇康的影响:“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诗言志,歌咏言。嵇康在动乱之秋,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在老庄哲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然、质朴、旷达、鲠直、清高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在他的文章、诗歌和古琴音乐中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观,崇尚自然的人生追求,寄情山水的行为,清新自然的艺术创作,对魏晋描写山水诗歌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为谢灵运开创山水诗题材奠定了基础。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11-27
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观,对大自然的热爱,寄情山水的行为,对同时代及后世许多文人影响深广。与嵇康同时代的顾恺之就受到了他的影响,《世说新语·巧艺》第二一中就记载:“顾长康道:‘画手挥五弦易,目送归鸿难。’”连顾恺之这样的大画家也感觉难以用画笔描绘出嵇康诗歌中构造的情景,字里行间深深透露出对此种意境的心向往之。陶渊明作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他弹奏无弦之琴的举动,也是非常“越名教而自然”的。白居易的《对琴酒》中写道:“自古有琴酒,得此味者稀。只应康与籍,及我三心知。”琴酒中的真意,只有嵇康与阮籍以及诗人三人知道,看来白居易是将嵇康、阮籍作为自己的知己了。唐朝诗人皮日休在《奉和添酒中六咏.酒杯》中写道:“昔有嵇氏子,龙章而凤姿。手挥五弦罢,聊复一樽持。但取性淡泊,不知味醇醨。兹器不复见,家家唯玉卮。”诗人对嵇康杰出的才华,淡泊的性情,充满溢美之辞。唐朝的王昌龄在《就道士问周易参同契》中写道:“仙人骑白鹿,发短耳何长。时余采菖蒲,忽见嵩之阳。稽首求丹经,乃出怀中方。披读了不悟,归来问嵇康。嗟余无道骨,发我入太行。”可见王昌龄入山求仙人得了丹经,读了不悟,立刻想到了悠游山水,对道颇有研究的嵇康。贺铸的《六州歌头》也较明显地受到了嵇康的影响:“笳鼓动,渔阳弄,思悲翁,不请长缨,击取天骄种。剑吼西风。恨登山临水,手寄七弦桐,目送归鸿。”
诗言志,歌咏言。嵇康在动乱之秋,寻求心理上的平衡,在老庄哲学的基础上,形成了自然、质朴、旷达、鲠直、清高的人生观,这种人生观在他的文章、诗歌和古琴音乐中都有非常明显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说,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人生观,崇尚自然的人生追求,寄情山水的行为,清新自然的艺术创作,对魏晋描写山水诗歌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为谢灵运开创山水诗题材奠定了基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