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乃尔是过与”怎么翻译?

是出现在哪篇课文上的 啊?

翻译: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出自:《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精选):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shè)稷( jì)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扩展资料: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及治国策略:“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故事背景:

季氏伐颛臾一事,是在“陪臣执国政”的鲁国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陪臣”指的是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

他们的先祖即庆父、叔牙和季友都是鲁桓公(前711---前694在位)的儿子、鲁庄公(前693---前662在位)的弟弟,号称“三桓”。到孔子这时,“三桓”执鲁国国政已达一百六七十年之久。

在这一百多年间,公室(鲁君)和私室(三桓)之间的主要斗争有:

①前594(鲁宣公十五年)针对三家分地扩展颁布了“税亩”制度;

②前562(鲁襄公十一年)三家“作三军,三分公室,各有其一”;

③前517(鲁昭公二十五年)欲诛季,三桓联合进攻,昭公被迫逃亡。这斗争一直继续到战国初年,《史记·鲁周公世家》说:“悼公之时,三桓胜,鲁如小侯,卑于三桓之家。”

季氏将伐颛臾一事,不见经传。后世注家以为是子路、冉有向季氏转达了孔子的意见,季氏惧祸而止。

《史记·孔子世家》载:“仲由为季氏宰”在前497(定公十三年);季康子召冉有在前492(鲁哀公三年),其时子路随孔子在陈。

至于二人何时同为季氏家臣,则不得而知。《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载有季康子向孔子询问季路、冉有才能的事,也不著年代。据推测当在鲁哀公初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翻译: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出自:《季氏将伐颛臾》

原文(精选):

季氏将伐颛(zhuān)臾(yú)。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zhuān)臾(yú)。”

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shè)稷( jì)之臣也。何以伐为?”

译文:

季孙氏将要讨伐颛臾。冉有、季路拜见孔子说:“季孙氏要对颛臾用兵。”孔子说:“冉有!恐怕应该责备你们吧。

那颛臾,先王曾把颛臾的国君当作主管东蒙山祭祀的人,而且它地处鲁国境内,是鲁国的藩属国,为什么要讨伐它呢?”

扩展资料:

《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及治国策略:“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作品鉴赏:

此文是篇驳论,借对话形式展开批驳,破中有立,运用了历史材料,“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现实事例,颛臾在“邦域之中”,“是社稷之臣”;名人名言,“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三种论据,立论坚实可靠,驳斥也有理有据。

文中的比喻句形象表达孔子的观点。“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用盲人搀扶者的失职来比喻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而没有尽到责任。

“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的比喻有双重喻义:一是将季氏比作虎兕,将颛臾比作龟玉。季氏攻打颛臾,好比虎兕跑出笼子伤人;

颛臾如被攻灭,好比龟甲、玉石毁于盒中,二是将冉有、季路比作虎兕、龟玉的看守者,虎兕出柙伤人,龟玉毁于椟中,是看守者的失职。冉有、季路作为季氏家臣若不能劝谏季氏放弃武力,致使颛臾被灭,也是他们的失职。

文中有三处用了反诘句,“何以伐为?”“则将焉用彼相矣?”“是谁之过与?”反诘句的运用使句子感情色彩强烈,批驳力较强;也使肯定的答案寓于反问当中,使肯定更为有力,语气亦更加含蓄,引人思索。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24

1、出自《季氏将伐颛臾》,大概解释成“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原文是“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2、无乃尔是过与,这是一个反问句.“无乃……”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常用语句,皆表反问之意,即“不是……吗?”的意思.尔,你也;是,为也;过,过错;是过,就如我们常说的拿你是问的句式;与,即欤。

扩展资料

1、《季氏将伐颛臾》选自《论语·季氏》篇,文中指出孔子的政治主张“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及治国策略:“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

2、无乃尔是过与。(过:名词作动词,责备)

3、无乃尔是过与:“与”同“欤”,句末语气词,表猜测。

4、“求!无乃尔是过与?(古汉语中以“是”为标志的宾语前置句,“尔是过”“过尔”,责备你)

参考资料季氏将伐颛臾_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9
恐怕该责备你吧?
无乃……与:恐怕……吧
尔是过:责备你
是:代词 复指 你(如 唯利是图 惟命是听)
过:责备
无乃尔是过与?乃 无 过 尔 与?
难道 不(应该) 责备 你 吗?
参考资料:论语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4个回答  2008-03-01
出自《论语》,大概解释成“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原文是“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
以上答案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