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什么问题

如题所述

  高等教育大众化,带来了的问题:
  第一,碰到思想认识上的阻力,重学术、轻应用,是以往办学者的主导思想,求统一,排斥多样化,是以往教育政策制定者的主导思想。因此,在本世纪初年,在高等教育向大众化迅速增长,即扩招时期,许多高等学校仍然标榜自己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到了2005-2006年之后,才陆续有些高等学校提出自己的办学方向是应用型多科性大学。一直到教育部门明确地提出一般普通高校要向应用性方向发展,大多数普通高校也对发展方向做了修改。但据我所了解,许多普通本科高校,有意无意地仍在继续走老路。

  第二,碰到的是实务方面的困难。
  首先是如何把应用性转化为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即学校的培养目标,尤其是各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是不是能够转化为应用性的。我们的目标不应该是空洞的,应该是目标、规格都要写在纸上,但不是写好看点就算了,还必须要转化为课程。研究型大学的课程跟应用性大学的课程是不一样的,如果没有应用性的课程与教材是转不过去的。现在职业专科学校经过十几年来的努力,已有了自己的职业技术性课程教材。但是许多本科院校,还没有本科院校的应用课程、教材。现在我们的精品课程、精品教材很多,但是大多都是研究型大学教授编写出来的。上世纪90年代我们研究课程改革的时候,分门别类各个专业请了很多人,教材编了很多,当年我就听到一些一般地方高校说,现在教材都很好,但是太高深了。前几年我大力推进应用,就感觉到找不到应用性课程。安徽省曾组织了一些地方的新办院校研究应用性课程,当时皖西的六安学院承担应用数学教材编写。数学是最难搞应用的,因为数学系统性很强,又是很抽象的。他们一所学校编写力量不够,就组织了几所学校的数学老师一起编写。

  还有一个更大的困难,这就是师资。我们现在教师的学术水平越来越高,过去我们当大学教师,就是大学本科毕业先当几年助教慢慢提上来的。现在的高校最起码要硕士,如果“211”的话,没有博士学位进不来,985高校要“双985”才能进来,学术水平是高了,但学术水平高是不是就能当上应用性大学的老师?我认为,能当应用性大学教师的必须有两张证书,一张证书是博士学位,另一张是有五年以上工作经验的证明。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理论,即精英化、大众化、普及化,是相互替代的关系还是并存的?事实上,马丁·特罗已经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就是“到了大众化阶段,精英教育仍然存在并有所发展”,不过可能不是大发展,因此,在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我们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基层实践,都要有一种重新的认识,方能取得大众化教育的成功。希望评估中心的指挥棒能够更好地引导高校向应用性、多样化方向发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