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哪些方面?如何对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进行培养?

如题所述

(一)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使人充满欢乐。积极的兴趣能丰富人的知识,开发智力,广泛而稳定的兴趣,能开阔眼界,使人知识丰富。长期稳定的兴趣,能促使人勇于探索,深入思维爆发出创造性的智慧。兴趣是一个人走向事业成功的开始,有人总结世界上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对所研究的科学事业内有浓厚的兴趣。无论是谁,持久地从事一项无兴趣的活动,不仅难以成功,而且有损身心健康。
 培养广泛的兴趣,让学生掌握多方面的知识,才能有效地发展智力。
(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情感
  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和体验叫情感,消极情感阻碍智力发展,积极情感推动人的智力发展。情感有调节作用,能引起和维持人的行动,有排除障碍的功能。如:对敌人的恨,促使他勇敢杀敌,惊慌时会有意避开危险。
  情感总是伴随认识而产生和发生,只有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认识比较深刻,产生的情感才会深刻。如:对祖国的爱,是建立在对祖国的认识上,对父母、老师的爱亦是如此。没有认识基础的情感,就会失去理智,从而会干出愚蠢的事情来。职校生的知识尚贫乏,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感情用事。另外,教师还可通过赏心悦目的艺术作品,陶冶学生的情操,为学生的健康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背景。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意志力
意志力是为实现某种目的,在行动上自觉克服困难时表现出来的心理过程。意志和行动分不开,人们总是按事先考虑好的目的、计划去行动,努力克服行动中遇到的困难,这就是所谓的意志行动。顽强的意志、坚韧不拔的毅力,是人成才成功的柱石。意志对人来讲,比天资聪明更重要得多。因为,一切创造与发明和事业的成功,绝不是一帆风顺的,要经历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俗话说得好: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另外,意志也是反常行为,要求克制自己的欲望,爱好。去做自己不喜欢,但又必须要做的事,即我们常说的,要战胜自己。
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才有不断的进取精神。人干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目的,为达到目的,去选择方法和手段,积极活动称为动机,这就是人进行活动的内部动力。 目标的长短,对学生起作用的大小不一样。目标长远则动力作用大,目标短小,产生动力则小,象人走路一样,预定走十里,走到七八里时就会感到累。 因此教师要注意帮助学生树立志向,随时随地注意磨练学生的意志,将活动坚持到底,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实现目标。教会学生善于掌握自我锻炼意志方法。让学生参与检查和评价自己的行为和意志。(四)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性格是十分复杂的心理现象,是个性的重要方面,它是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包括对社会,对劳动,对人,对已,对事物的态度和行为)。性格是社会关系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它标志着一个人待人接物的原则和方向,占个性的核心地位,有好坏之分,故培养良好的性格是十分重要的。性格是比较稳定的,但也有可变的倾向,它不是偶然的、一时的举动,而是经常一贯的表现。坚强的性格能促进能力的发展,因为性格影响渗透个性的其他部分,改变气质的消极部分,巩固发展积极成分。性格标志着一个人的思想品质,首先面貌。良好的性格对社会有积极意义,使人上进,奋发图强。因此,教师要注意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性格:1、做事认真、一丝不苟的精神。
  2、诚实、勤劳、正直、勇敢、热情、开朗的性格。
  3、善于独立思考,善于观察,勤奋好学,具有自信心和独立性。
总之,研究非智力因素,了解非智力因素的作用,开发和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对于学生的发展和成才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在教学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不仅要注重学生智力因素的培养,更要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两者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与素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19
智力测验

智力测验是为科学、客观地测定人的智力水平而按照标准化的程序编制的一种测量工具。智力测验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智力测验、智力与智商大概是中国公众目前熟知率最高的心理学术语,但对什么是智力,研究者迄今尚未达成共识。有人认为智力是抽象思维能力,有人认为智力是学习的潜能,也有人认为智力是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还有人认为智力是个人的抽象思维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总称 。现在,大多数学者倾向于把智力看作是以抽象思维能力为中心的多种认识能力的综合,而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

那么,智力是由哪些因素构成的或者说是什么样的结构呢?研究者提出了不同的智力理论。代表性的理论有,斯皮尔曼(C.Spearman)的“二因素说”、凯利(T.L.Kelly)瑟斯顿(L.L.Thurstone)的“多因素说”、吉尔福特(J.P.Guilford)的“智力三维结构模式”、阜南(P.E.Vernon)的“智力层次结构理论”、辛格(I.M.Singer)和格德曼(L.Guttman)的“智力二维结构模式”、斯腾伯格(R.T.Sternberg)和波维尔(G.Bovell)的“新智力二维结构说”以及加德纳(H.Gardner)的“多重智力理论”。其中加德纳的“多重智力理论”提出智力包含七种能力:语言能力、逻辑和数学能力、空间认知能力、音乐能力、身体运动能力、社会交往�人际关系 能力和自我意识能力,他对智力的定义已超越传统的智力范畴。智力测验是测验的编制者基于自己对智力的定义和一定的智力理论编制的,不同的智力测验只是测量了编制者所定义的智力,现有的智力测验又相对落后于智力理论和其他相关学科的发展。尽管有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不过那些在国内外被广泛应用、经多次修订而历久不衰的权威性智力测验仍然是当前测量智力水平最好的工具。

目前在国内外最有影响的、适用于中小学生的代表性智力测验有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和瑞文推理能力测验,现简要介绍如下。

一、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纳和西蒙编制了第一个诊断异常儿童智力的测验,即著名的“比纳—西蒙量表”�(Binet-Simon Scale)。该量表包括30个项目,从易到难排列,以通过题数的多少作为鉴别智力高低的标准。1908年和1911年作者对量表先后修订了两次,测验项目增加到59个,并按年龄分组,从3岁到15岁。该量表首次采用心理年龄(mental age,MA)即智龄来计算成绩,儿童通过哪个年龄组的项目,便表明他的智力与几岁儿童的平均智力水平相当。

比纳认为,智力是一种判断的能力,创造的能力,适应环境的能力。因而他从复杂任务入手,着重测量判断、理解、推理等高级心理过程,即智力中的普通因素。

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推孟(L.M.Terman)在1916年修订了比纳—西蒙量表,即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Stanford-Binet Scale)。该测验有90个项目,其最大特点是引入智力商数(intelligence quotient,IQ,简称智商)的概念。所谓智商,就是心理年龄(MA)与实足年龄(chronological age, CA)之比,也称比率智商,作为比较人的聪明程度的相对指标。

1937年、1960年推孟对斯坦福—比纳量表曾做过两次修订,1972年在测验内容不变的情况下,对1960年修订本重新做了标准化,常模是从更具代表性的新样本中得到的。1960年修订后的斯坦福—比纳量表共有100多个项目,这些项目被分为20个年龄组。2~5岁儿童每半岁为一组,每组有6个正式项目,一个备用项目;6~14岁每岁为一组,每组也有6个正式项目和一个备用项目。此外还有一个普通成人组和三个不同水平的优秀成人组的项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8-19
对生活的态度。身体素质情况,心理承受能力,思想是否健康等等。只要是除了智商意外的都是!就是人们说的情商之类的!
第3个回答  2013-08-19
比如身体健康呀,或者精神上的呀,或者思想上的呀那些
知道有哪些因素以后就可以根据来制定相应的对策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