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和秋瑾曾在日本因为立场不同而有冲突,那在多年之后鲁迅是怎么看待秋瑾的呢

如题所述

秋瑾和鲁迅,本是老乡,上世纪初几乎同时留学日本。他们两个又都曾写下了以血为题的诗篇。秋瑾的诗是:“不惜千金买宝刀,貂裘换酒也堪豪。一腔热血勤珍重,洒去犹能化碧涛。”(《对酒》)鲁迅的诗是:“灵台无计逃神失,风雨如磐喑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自题小像》)。秋瑾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自己的理想。鲁迅同样用自己的生命,实践了自己的理想。只是他们革命的方式不同,目的是一致的。
革命成功后,许多人甚至秋瑾昔日的战友,已经将秋瑾淡忘了。但是,曾经被秋瑾“甩刀子”判“死刑”的鲁迅一直没有忘记她。在革命成功六年后,鲁迅发表在《新青年》上的著名小说《药》就是以秋瑾为原型的。在小说的结尾,荒草离离的坟上,有人插花,表明中国人不曾忘了她。其实,是鲁迅不曾忘了她。

有人说鲁迅刻薄,从这件事来看,鲁迅是豁达的,光明磊落的。他对秋瑾是尊重乃至崇敬的。

鲁迅与秋瑾,是俩个人格伟大的中国人。虽然他们有过过结,但是那不是信仰和原则上的分歧。
秋瑾用她32岁的生命,敲响了一个旧时代的丧钟;鲁迅用他宏大的思想,努力扣开新世纪的大门。他实际在进行着秋瑾未竟的事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0-20
他对秋瑾是尊敬乃至崇敬的,虽然他们在对待革命上曾经有过冲突,但他们革命方式不同,目的还是一样的。。具体你在自己看看链接里那篇《鉴湖女侠秋瑾为什么向鲁迅甩刀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0817/03/156610_46605027.shtml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