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水》教学设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教学目标

1.通过关注孩子和水手们的表现,理解孩子当时处境的危险。

2.通过关注猴子的举动与孩子的心情变化。

3.小组合作,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感悟船长的沉着冷静,明白遇事要冷静思考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关注猴子的举动与孩子的心情变化,明白水手的几次“笑”对文章情节起推波助澜的作用。

2.小组合作,了解船长的思维过程,感悟船长的沉着冷静,明白遇事要冷静思考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交流故事

1.板书课题,回顾作者。

2.指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1)说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2)谁能连起来说一说课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

3.教师过渡,导入新课。

二、研读课文,重点探究

(一)感受孩子的危险处境

1.出示插图: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2.聚焦文字:我们来看看课文是如何描写孩子当时的处境的。(PPT出示文字)

3.朗读体会:师生共读,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孩子处境的危险。

4.师小结。

(二)体会水手的推波助澜

1.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样的环境中?

这样的环境对情节发展起到怎样的作用?

2.快速浏览课文,各抒己见:

为什么会出现如此揪心的一幕,谁是罪魁祸首?

师:是谁让孩子处于如此危险的处境?是水手?猴子?还是孩子自己?

请你做出选择。

3.填写表格,学会提取关键词。

请大家默读课文1-4自然段,提取关键词完成表格。

4.生汇报。

5.师提问引导发现关联。

①写猴子的放肆行为有什么作用?

②文中多处写到水手们的“笑”,有什么作用?

③猴子一步步把船长的儿子引入危险的境地,罪魁祸首是谁呢?为什么?

6.借助关联词小结梳理水手的三次“笑”与故事情节的关系。

因为……所以……

7.小结写法。

托尔斯泰将猴子、孩子、水手的表现交织在一起写,用水手的行为推动着故事从发生到发展再到高潮,从而让故事跌宕起伏,引人入胜,构思巧妙。

(三)聚焦船长感受品质

1.品读课文第5自然段,讨论下列问题:

(1)看到身处险境的孩子,船长是怎么做的?

(2)师生合作朗读,船长为什么在那一刻选择用枪对准自己的儿子呢?

2.小组交流,还原思维:

在做出决定的那一瞬间船长是怎么想的?

船长的办法好在哪里?

①联系上下文,站在船长的角度思考问题。

②思考船长是怎么想的?尽可能全面,周到,具有船长的思维。

③小组交流汇报时,不重复他人观点并留心记录。

3.体会船长这一人物的特点。

4.指导朗读,出示:

①他本来是想打海鸥的,看见儿子在桅杆顶端的横木上,就立刻瞄准儿子,喊道:“向海里跳,快!不跳我就开枪了!”

②船长又喊:“向海里跳!不然我就开枪了!一!二!”

5.总结:

正是由于船长的机智果断、当机立断,才使孩子得以化险为夷,转危为安。让我们带着敬佩之情一起来读第五自然段。

三、回顾课文,拓展提升

1.你从课文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2.此时此刻,你想对船长的儿子说些什么?

3.学习课文的写法。

课文的题目是“跳水”,可文章前面大部分内容都与跳水无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4.教师总结。

5.作业设计

① 四人小组内讲讲这个故事。
相似回答